无为的风俗民情


  形容人痴呆:孬不痴痴滴  昨天记:朝咯  玉米:六国子  用拇指指节敲击:一掴瘤子  小男孩:小厮  不要大声嚷:不嘶不嘶  妇女:奶涅们  讲话:港话  今天:跟的  明天:明的  昨天:曹个  前天:前个  后天:后的  下雨:哈雨  早上:早么  下午:哈午  晚上:晚么  吃饭:7饭  是不是:个是滴暗  爸爸:啊爸  妈妈:啊妈  爷爷:啊堆  叔叔:啊爷  叔叔的老婆:啊婶  伯伯的老婆:大妈妈{2伯伯的老婆就是:二妈妈:以此类推}  形容孩子:小牙子  去那:到那去啊  年节、年节,春节是国人最为隆重的节日。从农历腊月初八至三十谓之年尾,正月初一至十五谓之年头,统称“年头岁尾”。谚语:“正月好过年,二月好做田,三月青草盖牛蹄,正是拜年时,手拿镰刀去割麦,路上遇到拜年客”,正所谓“有心拜年,端午不晚”。巢湖市地域辽阔,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千百年来,各地约定俗成的年俗异彩纷呈,既时移世易又一脉相承。本文就全市年俗尤其是古代年俗作一简单介绍。  志书里的年俗  年俗在各县区古志书里,均有记载,虽言简意赅,倒也能“立此存照”。  明清之时,居巢、庐江、无为属庐州府,和县、含山隶和州。由于隶属不同,年俗稍有差异。兹录四县一区清朝康熙年间所修志书中关于年俗的“档案”。  无为:《无为州志・岁时》:“腊月二十三,祀灶神”;除夕“换桃符,书春贴,祭五祀及先祖,辞岁迎灶神。守岁,有彻夜者”;“除夕煮饭,以净纸铺饭上,验其四角、中央干湿,以为来年之兆。是夜四方皆宜黑”;元旦(即春节)“拜贺毕,饮屠苏酒”;上元(元宵节)“食元宵,张灯杂百戏,箫鼓喧阗彻夜,有迎紫姑神、卜蚕桑用众事者”。  居巢:《巢县志・风俗》载:“春元旦,鸡鸣,隶衣冠,焚香燃烛,拜天谒祖,先及尊属,各叙拜次。明,出贺亲友,或相投剌。罢市,燕饮,剪色纸为花,谓之彩胜,悬于户外。献岁三日,祭司门之神,焚彩胜,然后开市”;“上元宵夜,城市街巷,各家门首,用木搭灯架,插柏枝冬青,悬花灯于架上。或为走马鱼龙杂色之象,或各坊各为龙灯,长数丈,每节燃烛,用数十人持之,委蛇盘绕,舞于街市。或为球形轮滚,或为狮子,人匿其中,盘旋跳跃。或人衣彩衣,作故事,装演成戏,名曰灯会。皆枞金伐鼓,奏笙歌,放爆竹花火,沿街导迎,照耀辉炳,有同白昼。自十三至十七,凡五夜。城市四乡老少观者,骈填塞道。十六夜,妇女相率渡桥,击瓦缶,如妖祥厌胜故事,至亲友相馈遗,俱以秫米面作圆丸,曰元宵。又作茧形,以应蚕丝之兆”;“迎春日,札彩亭,取之三十六行户,行各一亭,乐妇数人,靓妆丽饰,间作彩莲船,群艳服往观。县官尉迎春牛、芒神,各役随之,至东门教场,散春花饮酒。百姓于其旁或蹴鞠,或戏马,无禁,观者如堵,所谓与民同乐也”。  庐江:《庐江县志・岁令》记载:除夕“设烛祭先,爆竹辟疫”;元日“里人相庆,罢市三日”;“元宵市棚张灯,十三日至二十日乃罢”。而其时的服食居室,则是“衣服”“崇尚不常,多用布,素冠履,亦有逾者”;饮食“较昔丰腴,村落尚有古风”;居室“城市土木,较前颇侈”。  含山、和县因为“明初为畿内之地,大化所被,四民各安其业,而儒雅之风尤甚”。《含山县志・风俗》:“十二月二十三祀灶神,不及举者,俟之次日”;“除夕日贴门神、春联、封门。牲醴祀祖先,用白鱼接灶,家人置酒守夜,鼓箫、爆竹声达旦。先数日馈节”;“立春前一日迎春,东郊各门采传奇已事、肖人肖像,齐集关圣庙前,名曰演春。远近童叟,竞观为乐,老农视土牛方色,以占所宜。视勾芒帽鞋,以占闲忙,散春花、春枝。田家击长秧鼓,各官晏毕,导入县治前,诘朝靴,春如制”;元旦“男、妇夙兴盛服,祀家神毕,视岁吉所向,提火拜庙,亲友更相贺岁。人日以阴晴占疾病。谷日,以阴晴占岁丰歉,前此如初鸡二犬之说亦然”;上元“前数日,市灯之家,剪纸为灯,缀以彩色,如莲花、雪花等类入市卖之,稍有力者,或绘纱,或科纱,或羊革,或屏,或山,咸以胜相尚。或聚族为龙灯,或横绷于衢而垂灯于其下,藏诗谜以试推测。自十三四夜为试灯,十五夜为正灯,家制元宵相饷。十六夜妇女出游,曰走百病,然亦寻常之有。绅士家及稍有体面者皆禁”;祭礼“多祭于堂寝而无家庙,四时以二至及中元、除夕、生忌日祭之”。  建国后的年俗  1993版《和县志・时令节日》载:送灶农历腊月二十四晚上,家家放鞭炮,烧纸马,送“灶王爷上西天”,是日,开始掸尘,写门对,准备过年;除夕中饭后贴对联,晚上提前吃年饭,秉烛焚香,放鞭炮,辞旧岁,全家团聚吃年饭,“辞年鱼,不动筷”,示意“年年有余”。晚上家长给子女压岁钱,用草纸给小孩揩嘴,以示“童言无忌”,并烧香放鞭炮接灶神。老年人整夜守岁到天亮。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家人欢聚一堂打扑克、看电视,至午夜十二时放爆竹、迎新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俗称过年。年初一,家家起早秉烛焚香,先敬祖宗,后放爆竹“开财门”。以糖食、糕点、五香蛋、面条为早餐,以示长寿吉利。妇女不下厨,不扫地,不倒水,不动针剪。北乡男女青年三五成群给长辈拜年,南乡晚辈带糖包向家族亲房长辈拜年。出门遇见熟人,互相拱手“拜年”,祝 “恭喜发财”。是餐,家家吃除夕多做而剩余的饭菜,以示年年有余。年初二初三,早晚均放爆竹,下辈出门到亲戚家拜年。  建国后,烧香敬神迷信活动逐渐取消,但开财门、放鞭炮,贺新年,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等活动仍然流传。城镇机关还新增了“春节茶话会”、“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慰问烈军属和退离休干部”、“团拜”等活动内容;元宵节早餐吃元宵,俗称过小年。晚餐放爆竹,吃年饭。建国前,农村还举行抬菩萨打桩、求神、判断年成。  2010年《庐江县志・岁时节令》云:除夕在民间,每年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长年在外读书、务工、经商者,不论在天南海北,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家,俗称“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合家相聚,夫妻团圆”。自腊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开始办年货,“扫尘”,干干净净迎新年。腊月二十三,民间有送灶习俗。腊月二十四夜,还要举办接祖仪式,将本家祖宗接回家过年,有的在大年二十三接祖。除夕下午,每家都要在门窗户扇上贴“门对”、“门庆”(用红纸镂空雕刻各种图案的门楣),贴年画,以增加新年的喜庆气氛。旧时除夕夜,各家都要举行“接灶”、“请祖”等祀祭活动。  除夕最重要的活动是合家团聚在一起吃年饭。盛桥、白山等北部乡镇流行中午吃年饭,其他乡镇多为晚上吃年饭,故又称“吃年夜饭”。年(夜)饭的餐桌上,不论其家庭经济条件如何,菜肴多与少,唯有鱼不可缺。“鱼”是“余”的谐音,喻示着“年年有余”、“喜庆有余”。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在庐城和一些乡镇所在地,有些家庭开始在饭店宾馆里包吃年(夜)饭。吃过年夜饭,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如今,时兴在外工作回家过节的子女给长辈包“压岁钱”,尽孝心。  巢湖年俗ABC  从志书上记载可以看出,巢湖人过年,时间跨度是从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在这一时段,有下列主要过年习俗:  腊八节:“过了腊月八,就把年来办”。在这一天,各地都吃腊八粥。腊八粥由籼米、糯米、绿豆、花生等八样食品混合制成。由于是年的开始,民间都很重视,故有谚语:“拾了一冬柴禾,一顿腊八粥就烧了”。庐江、无为等地,过去还互赠腊八粥,并分给家禽家畜吃,还在果树、农具、门窗上涂抹,预祝家畜兴旺果树茂盛,门窗能善解人意,照看好家门。  打更:过去治安混乱,一年到头城乡都得打更,每晚在十点左右打二更,故有“二更锣鼓,关门熄灯”。到了十二月至正月,则打三更。“一年三不打”,即除夕、元宵节、中秋节三个晚上不打。  送灶:有一则歇后语“灶神爷的横批――一家之主”,出处是灶像旁边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灶神谓之“九天东厨司命灶君”,又称为“灶王爷”。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举行祭灶。巢湖民间一般吃送灶粑粑,据说是用粑粑将灶神爷嘴塞住了,灶神爷上天就不会“实话实说”了。晚饭后在锅台上摆上香烛,焚烧灶疏,家主跪灶前祝祷,并用双手捧清水泼于门外,念祷词:“一碗清水一阵烟,送您老人家上西天,好事请多奏,恶事切莫言。三十晚上接您回来,初一向您拜早年”。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抱椿树:庐江一带有年三十晚上安排小孩抱椿树习俗。椿树是树王,据说是朱元璋所封。当年朱元璋打江山,穷途末路,在庐北一带遇到一片桑树,靠吃桑葚活了下来,登基后封桑树林为王,大臣前来庐江,张冠李戴把椿树封为树王,所以椿树便茁壮成长。小孩一边抱椿树,一边念口诀:“椿树老子楝树娘,你长高我长长,你长高好盖房,我长长当新郎”。  除夕: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一是贴春联,春联是春节的名片。唐宋时贴门神神荼、郁垒,继而简化成桃符;至明初,朱元璋诏告天下“门上须加春联”,春联随之普及于世。过去,读书人寥若晨星,老百姓别出心裁裁红纸借碗口蘸锅灰盖圈成联。有谣曰:“买张红纸好糊年,目不识丁用锅灰。碗口蘸灰纸上盖,圈圈相连表心愿:四圈事事皆如意,五圈五谷丰收年;六圈圈出六畜旺,七圈巧结鹊桥缘;八圈逢八必主发,九圈久久全家欢……”  二是吃年夜饭,有“宁愿一年紧腰带,不让年饭少碗菜”之说。年饭上鱼、豆腐、圆子是必备之菜,巢湖水产丰盛,又有“一鳜二鲤三鲢鱼”之等级,富裕者选鳜鱼,扣“富贵有余”,一般者选鲤鱼,“跳跃龙门”,家境困难者用鲢鱼,鲢鱼价廉,“年年有余”;豆腐是必备之菜,“腐”谐音“富”,又洁白如玉,“富裕”;圆子有团圆之寓意。  三是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  四是守岁,灯火通明,围炉夜话,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旧时守岁是一家人聚集在堂屋里,烤火、喝茶、谈天说地,有的一家人在一起打纸牌、搓麻将,直至夜半子时,燃放迎接新年的“开门炮”后才休息。如今除夕夜合家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家家户户在凌晨放鞭炮,早餐吃元宵(内有甜馅的糯米粉团子,庐江南部乡镇俗称汤圆),晚间各地举行灯会,故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当夜晚来临,花灯闹市,男女老少相携观灯,万民同乐。  五是大人给小孩包压岁钱,“大人忙种田,小孩盼过年”,过年除了有好吃好穿,还能收到可观的压岁钱,小孩当然盼了。  六是封门,在大门上贴上封条,封条用二张红纸写好,一为“某某年除夕之夜谨封”,一为“某某年元旦开门大吉”。  七为开年,守岁时,要注意听室内外的禽兽叫声,听是什么动物“开年”,以预测年景丰歉,如麻雀、老鼠开年,粮食可望丰收;乌鸦开年多灾;雁鹅开年,有兵祸;猫开年,鱼虾涨价;狗开年,必多盗贼等。  八为开大门,又称开财门,家家都争先开财门,起得早就能得财气。开门时口中念念有词:“开门大吉,万事如意”,向东西南北各作一揖,念着“东成、西就、南通、北达”。  元旦:正月初一为元旦,先是放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二是拜年。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明朝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拜年大体可分走亲戚、礼节性的拜访,感谢性的拜访,串门式的拜访。山区一些地方,一些男性成员上山伐柴,谐音“发财”。  接送财神:正月初二,一些商店要举行迎接财神仪式,在供奉财神的神龛前陈列祭品,点香鸣炮,财神赵公明两旁有“手执钢鞭多进宝,身骑黑虎广招财”的对联。乡村有穷人专送“财神”,为黄表纸印的木刻神像,每到一家门口,高声念道:“财神财神,听我号令,左脚踏金,右脚踏银。财神菩萨进门来,又招喜事又招财。财神菩萨笑哈哈,银子、元宝往家里拖,拖进不拖出,三天拖一屋,买田又做屋。财神菩萨喜洋洋,珍珠玛瑙用斗量。财神菩萨笑盈盈,万事如意喜临门。东边栽起摇钱树,西边安放聚宝盆。荣华富贵享不尽,人寿年丰福满门”。  送年:“过了三天年,还是原还原”,严格地说,在巢湖地区,年只有三天,到了正月初三的清晨,千家万户便放鞭炮送年。  唱门歌:唱门歌的歌词多为“望风采柳”,如“小小五福七寸长,插在老板二梁上,东风一起龙摆尾,西风一起桂花香”、“小小灯笼篾丝绸,红线蜡烛在里头,灯笼虽小照九州,九州底下一班好朋友”、“锣靠着鼓鼓靠着锣,幼年小媳妇靠公婆,弯弯大树靠山长,老龙行水靠焦湖,不会唱歌全靠老师傅”、“天上大星朗稀稀,甭笑穷人穿破衣,哪有穷人穷到底,哪有富人富一生,朱洪武讨饭还能做皇帝”、“三个粑粑一笼蒸,你俩面熟我面生,你俩面生你俩好,我又面生真面生,我们三个一阵去混混”、“叫你甭挤非要挤,挤坏二个‘兰花’(灯里的美女)赔不起,大兰花值八百块,小兰花值一千几”、“叫我不挤非要挤,挤坏兰花我赔起,冈田做了八百担,圩田要做一千几”。  占岁:居巢、庐江等古志记载“正月,东方朔占岁首八日,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各以类占,遇晴则吉”;“元旦占侯,风物宜清和,无风为上,有风则宜东北”。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物不昌。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正月初六日风,则四时皆有风起,俗谓之‘六风子’,二十日忌雨,谚云:‘正月二十阴,阴阴滴滴到清明’”、“正月无三卯,田家苦不饱”、“正月雷鸣二月雪,三干四月秧生节”等不一而足。  咬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日,此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打春三天,百草回阳”,荠菜是春饼最佳的馅,“春在溪边荠菜花”。  元宵节:“正月十五大似年,吃块肥肉好下田”,既言明元宵节的重要又说明元宵节是年的尾声。巢湖的元宵节,主要是玩灯和菩萨平水。玩灯一般是初七开始出灯,到正月十五为灯节。庐北的灯丰富多彩,如长汀大郢、唐家拐的狮子灯、陈家拐的龙灯都是远近闻名的“灯窝子”。庐江人喜欢玩灯赏灯,万人空巷,巢湖岸边的枣树龙村,就有一段顺口溜:“枣树龙玩灯好作孽,大姑娘小媳妇往家接,架子床挤开裂,脓果疮挤淌血,蹲缸涨,米缸落,草垛要拔一大截”。虽然庐江“人物语音,风土明茂,皆胜淮右诸地”,然解放前“鲜事工商,专务稼穑”,玩灯一是娱乐,二是乞讨,故有民谣:“长汀大郢不晓得丑,过年就玩老狮狗(玩狮),蹦三蹦,扭三扭,弄点钱就回家喝烧酒”。也有穷人不敢接灯,玩灯人便唱“黑膝大门枣树拴,见我来就把门关,一不是土匪来抢你,二不是贼偷脱你闩,新正月到你家门口来玩玩。”市镇在玩灯时,开展“猜灯谜”活动。  菩萨平水则是元宵节那天,和县、含山、居巢、庐江一带圩区,举行“菩萨平水”仪式。将“龙王庙”等供奉的菩萨抬在河滩湖滩上“巡视”,由四个人抬一个菩萨到江河岸边,由一名道士杀公鸡取鸡血祭菩萨,并舞剑高呼:“看水桩龙驾升前,龙驾后靠!”四个人相应地将菩萨抬着前走或后靠,如果菩萨不动,道士说“春水桩,龙驾前升;龙驾后靠。”直等菩萨动了,道士就在其处打桩,标志这一年汛期最高水位,圩民未雨绸缪。  另外,和县过去正月十五晚乡村还“照田漏子”,大人和小孩拎着灯笼,来到田野,大人照,小孩问“照什么?”大人答“照田漏子”。小孩问“哪来田漏子?”大人答“蛇和蚂蚁打洞的”。小孩又问“蛇和蚂蚁照到了么?”大人说“没有了,吓跑走了”。这样,就能保佑农田不漏水了。  无为县位于皖中,南频长江、北依巢湖,山环西北,水聚东南。素称鱼米之乡。无为劳动人民祖辈生活在长江边,务农为本,过着贫困的生活。旧社会,长江洪水泛滥,粮食颗粒无收。为了生活和生存,他们选择了800里长江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既种田又捕鱼,来维持生活。为了庆贺渔业丰收,捕鱼平安,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正月三十为玩“鱼灯”的节日。当时的民间习俗: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玩“鱼灯”最后一天叫“收灯”。从“开灯”第一天起要摆“供桌”,由全村人负责祭礼,请道士做道场,一直到玩灯结束止。如村里有传染病灾或者有农作物虫害……一律按“许愿还愿”的形式来玩“鱼灯”。劳动人民把玩“鱼灯”作“神灵”来驱恶、赶魔……求平安。他们说:“烧香打醮、抵不上红灯一绕”(红灯指“鱼灯”)。他们称“鱼灯”是“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自古流传到今天。  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北宋时(1023―1063年)宋仁宗(赵桢)在位,包公到陈州放粮得胜回朝后,为大放花灯,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就这样,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下来了。  1949年后,无为民间舞蹈“鱼灯”有了长足的发展。1956年到北京怀仁堂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了大会的好评。我国许多舞蹈家和学者,都对无为鱼灯有高度评价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4672fe88525057c982097f7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