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古代窗户纸一捅就破,当时是怎样防雨防盗防偷窥的?


有这么一句歇后语说:隔一层薄窗户纸,一捅就破。那么古代的窗户纸真的就一捅就破吗?如果真是那样,如何遮风挡雨呢?岂不是雨水一打、风一吹,屋里屋外没啥区别了。唐朝房屋的屋面出檐,都做的非常深,出来的很远。和柱子的高度相比,出檐尺寸相当于柱子的70%左右,既美观,又实用,还有效的保护了窗户纸。除了房屋的出檐尺度大以外,人们对窗户纸也下了不少功夫。 同时,在古建筑物里,除了设窗檐来保护窗户外,窗扇的位置也被安排的尽量靠里,通过增加深度,让水难于溅到窗户纸上,但也不是完全浸不上,比如在狂风暴雨的时候,还是没办法。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据说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其实,古代早期的窗户并不都是用纸来糊,那个时候,纸还不能大面积当窗户纸使用,一般都是用来读书写字的。
古书上记载,早些时候人们大多数是用绫这个丝绸织品来糊窗户。到了明清时代,纸才大面积应用到窗户上,但是这个糊窗户的纸,可不是一般的纸,这种窗户纸由谷皮、树皮、藤类植物等混合制作而成,并且在桐油里面浸泡过,桐油有防水的作用,这样制作而成的窗户纸就非常厚,并且有着防水、防潮、遮风挡寒的功效。


这种特制的窗户纸,夏天可以阻挡风雨,冬天可以阻挡雪花,非常结实耐用。另外这种材料除了被用于糊窗户,还用来做雨伞。
所以,电影、电视剧中用手指沾点口水,轻轻一捅窗户纸就破个洞的场面是不存在的。那么歇后语“隔一层薄窗户纸,一捅就破”的说法呢?小编猜测,由于古代跟现代一样,都有贫富差距,贫穷的老百姓可能买不起浸过桐油的特制纸,只能用一般的破旧纸来糊窗户,于是就产生了这种俗语的说法。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2830c0c1175d4732b556a37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