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灌输武士道的日本鬼子真的不怕死吗


一直以来,无论是口口相传,还是影视作品,都有意无意的表明了这样一个现象: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鬼子打起仗来不怕死,宁可战败集体自杀,也决不投降,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还真不是如此,但日本鬼子在打仗时表现出的顽强,倒是有目共睹的,这又该作何解释呢?我们先来说武士道的起源。

武士道的起源
日本的武士道起源于一本名叫《叶隐闻书》的书,此书写成于1716年(日本江户时代),是武士道的经典,也是日本武士道的精神源头。“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此为《叶隐闻书》之名言。
后来这一思想被近代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拿来进行改造,变成武士道就是为日本天皇奉献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这样武士道就彻头彻尾变成日本高层用来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不过《叶隐闻书》中的一种思想却流传于世,那就是“死狂”。

不怕死其实是为了求生
“死狂”实际上是一种战阵搏杀中生死概率的统计学,核心就是在战斗中,越是胆小懦弱者越容易被打死,所以初次上阵的新兵伤亡率惊人。而参透这一规律的老兵,除了比新兵多一份镇静和从容,有的还生出这种疯狂“求死”而寄望于“意外”获生的厮杀技巧。既然死亡的命运个人无法左右,以疯狂留下“勇敢”之名就显得很合算。正是在这种思想驱使下,日本鬼子在打仗时呈献给世人的印象就变成了不怕死,而不怕死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却是为了求生。
《叶隐闻书》是在借鉴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但是又没有学到儒家和佛家的精髓,再经过军国主义分子的修改,就变成了一种不伦不类的思想理论,长期受这种理论灌输的日本人极易表现出两面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这在近代日本历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日本右翼的武士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军即将进驻日本。由于日本在侵略其他国家时,在占领国居民实施了野蛮的烧杀抢掠,因此日本人普遍担心,美国军队会像日本军人对待其他国家人民那样,来对日本人实施报复。
这时日本高层为天皇献身的武士道精神不见了,不仅没有与美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反而担心日本贵族及上层妇女会遭受美军的侮辱。于是日本内阁紧急出台政策,以政府招工的名义,将来自日本底层的年轻妇女骗来,为进驻美军提供性服务,以此来换取日本上层妇女的人身安全。
更为无耻的是,原来叫嚣战争最强烈狂妄的日本右翼,又急忙地积极投入到这项公娼事业中,从中大肆渔利。比如原赤诚会重要干部菱谷敏夫、国粹同盟的重要干部冈田太三郎,无一不利用此机会大发横财“每日奔忙”。美国兵享受性服务的价钱差不多是一个人100日元,相当于当时日本人平均月工资的两倍。而那些为美军提供服务的公娼,除了食宿外,得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落入了这些右翼财阀的腰包。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今天还是世界有名的大企业家、大慈善家,人们却不知他们的“善款”上,沾满了日本底层妇女的血泪。
甲级战犯东条英机自杀的笑话
甲级战犯、日本前首相东条英机,在下属的软硬威逼下决定自杀,但始终下不了手。先是决定切腹,后来觉得切腹太痛苦,又改成用枪自杀,但东条英机把开枪时候瞄准用的圆圈都在胸口画好了,可就是不舍得对自己开枪。洗完澡后,画好的圈圈不见了,东条英机就让自己老婆再重新画一个,不过画来画去,东条英机就是不对自己开枪。最后直到盟军派人来抓捕时,东条英机才无奈开枪自杀,但是开枪时即不打头,也不打提前已画好圈圈的心脏位置,而是打中了肺部,结果没死成,又被抢救了过来,一时成为笑谈。

不仅仅是日本高层,普通的日本士兵也表现出令人震惊的两面性。在中国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表现得十分温顺,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欺软怕硬的日本鬼子
日本关东军一部分士兵向苏联红军缴械投降后,被带往附近的一个村子。400名日本俘虏列队整整齐齐坐在四周没有军事设施的一片空地上,苏联红军开枪打死了250名日本战俘,每一个都是脑后中枪。
而后,苏联军官下令剩下的日本兵挖坑埋葬死者,然后回营房吃饭,所有日本士兵没有一个人敢反抗或是提出不满。
一名当时在场,但未被杀死的日本兵后来回国后,被人问起当时为什么不反抗时,这名日本兵回答“败了,什么都没有了,就看着别人来杀,一点儿反抗和逃跑的心都没有。心里很平静,好像被杀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时候就是用枪对着我的头要打,我也不会想跑。”

这就是当年在中国不可一世日本兵的真实心理状态,因此让日本听话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强大后,将其猛揍一顿,他就会老老实实的听你的话,除此之外,别无良方。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22d7c54ad1adb419cbaec94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