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农村夏天打麦子的场景,谁来描述自己记忆中的农村麦场文化?_百度知 ...


小麦原产中国,是由东夷人最早培育出来的。东夷人是“齐”人的祖先,当然也是山东人的祖先了。“齐”,金文大篆写作“”,《说文》的解释是“禾麦吐穗,上平也”。
小麦吐出了穗,麦穗头长得大致一样高,一片丰收的景象,就连布谷鸟也要来凑热闹“布谷、布谷,割麦插禾”地叫个不停。
东夷人崇拜鸟,就将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取名“博姑(布谷)”。有专家考证,博姑就是现在的博兴。说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知道得多,而是想说,割麦子、收麦子这件事在齐鲁大地上至少已经存在了四千年,当然收麦子的酷热煎熬也相应沿袭了四十多个世纪,历史感还是相当厚重的。
俗话说,麦熟一晌。农历的五月,干热的西南风一吹一整天,还青黄相间的麦子似乎一个晌午头就被吹干了。“风吹麦穗千层浪”,那是诗人的感受,农民此时的心情较为复杂。面对即将到来的麦收季节,伴随着“虎口夺食”的丰收喜悦,似乎还掺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对艰苦麦收的紧张和恐惧。

收割的麦子有“三怕”:怕刮风、怕下雨、怕冰雹。一旦这三样同时来袭,麦子必定会倒伏,麦粒脱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可要是不下雨,已经种下的谷子、玉米等秋季作物就要旱死了。下不下、下多大,下多久都要落埋怨,要想让农民满意,最好是和风细雨地下一阵,马上云开日出,因此老天爷是很难当的。
埋怨老天爷没有用,眼下最要紧的是“摁场”――碾场院。找一块开阔平整的地,挑来河水一瓢一瓢把地浇透,再撒上一层麦糠,用碌碡(liù zhou)反复碾压,直到平整光滑,接下来小半月的时间,就要在这块场院里跟小麦较劲了。

下地割麦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镰刀要磨得很“快”(锋利),最少带两张,以防中间镰刀掉头,耽误活路。最保险的办法是带一块魔石,镰刀不快了,可以随时磨一磨,也可以将脱落的镰刀头重新楔上。再就是要带上草绳,捆麦子用。草绳要用水浸透了,以免捆麦子时断了。此外就是带上草帽,带足水和干粮,中午在地里吃,省下来回的时间。
对于麦收,最深刻的记忆是腰疼、干渴和刺挠。
先说腰疼。麦子长得齐腰深,但是需要弯下腰去才能将麦子齐根割下。鲁中地区土质肥沃,加上小麦是主粮、细粮,农民舍得施肥、浇水,用心侍候,因此麦子长得茂密粗壮,往往一镰刀割不透。
要一

我觉得这样的场景非常的深刻,而且能把我拉回到童年。 这样的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16900870f2cb15d2c06c4cc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