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成语俗语故事歇后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靠衣裳马靠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马大哈。马后炮。马拉松。马前卒。马屁精。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 车马炮临门――硬将军。 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 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偷马贼挂佛珠――假正经。 辕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马拉犁耙――大材小用。 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 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冰凌上跑马――站不住脚。 木排上跑马――蹩脚。 瘸脚驴跟马跑――赶不上。 小娃骑木马――愿上不愿下。 半天云中跑马――露了马脚。 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关于马的传说关羽赤兔马《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三国演义》的描述就更清楚了。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吕布得马后果然杀了原来的主人丁原,投奔到董卓的门下,当了他的义子。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大展神威。但在白门楼,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痛杀吕布,赤兔宝马也就归了曹操。也是机缘巧合,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靠了曹操。曹操十分爱惜关羽的人才。也想仿效董卓“宝马赠英雄”。但关羽终究不是吕布,他接受了赤兔,也是为了更快地找到刘备。从此以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就成为了关羽的代表形象。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赤兔马又为马忠所得。可这次它不再顺从着跟随新主人,绝食而亡,跟随旧主关羽而去了。刘备的卢马的卢马是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妨主。刘备凭的卢马脱险,被传诵为义马救主。后一般以“的卢马”形容快马。辛弃疾《破阵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历史典故这匹马原为刘表手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张武造反,走投无路的刘备正好以同为皇室宗亲的身份与刘表认了亲戚并投靠刘表,这个时候便主动请缨亲征。等到短兵相接,刘备望见张武坐骑“极其雄俊”,大为赞赏赞曰:“此必千里马也”,赵云即时领会了主公的意图,挺枪而出,“不三回合”,便斩将夺马。等到凯旋班师,刘表见了这匹马,也禁不住赞不绝口。刘备正愁无一报答刘表,于是欲将此马送给刘表。不料,刘表谋士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还说“张武骑此马而亡”就是证明,吓得刘表赶紧找借口还给了刘备,于是这匹战马又跟随了刘备。刘表的幕宾伊籍将此马“妨主”的消息透露给了刘备,刘备却不予采纳。后来蔡瑁欲设计谋害刘备,伊籍又向刘备报信,刘备慌忙从酒席中逃走,骑上的卢却是慌不择路走错了路,结果便来到了檀溪。前是阔越数丈的檀溪后是追兵,刘备在这个时候才想起伊籍的卢妨主的劝告,一边疯狂地抽打着的卢一边大叫:“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然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对岸,完成了的卢最富传奇意义的演出。这之后刘备更加不相信“的卢妨主”的预言了,对这匹救命的宝马无限珍爱,后来出兵入蜀之际因见庞统坐骑老弱,为了显示自己对庞统的重视而将自己珍爱的宝马的卢赠送给了庞统。谁知庞统无福消受,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从此后的卢马也失去了踪迹.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世语》:“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唐太宗昭陵六骏1、白蹄乌据《全唐文》(卷l0)收录唐太宗昭陵《六马图赞》记载,骏马“白蹄乌”是武德元年(618)九月至十一月间,李世民与薛仁杲(薛举之子)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作战时的坐骑,列于祭坛西侧三骏之末位(由南往北排列)。该马通身毛色纯黑,四蹄俱白。2、特勤骠骏马“特勤骠”是武德二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李世民消灭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县境)的刘武周势力,收复河东失地时,与刘武周大将宋金刚等作战时的坐骑,排列于昭陵祭坛东侧首位。此马毛色黄里透白,喙微黑色。3、飒露紫“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列于陵园祭坛西侧首位,前胸中一箭。“飒露紫”是六骏之中惟一旁伴人像的。4、什伐赤“什伐赤”是一匹纯赤色骏马,排列于祭坛东侧末位。关于 “什伐赤”的名称,日本学者原田淑人认为:“什伐”或译作“叱拨”,是波斯语“阿湿婆”的缩译,即汉语“马”的意思(见原田毅人《东亚文化研究》,东京座右宝刊会1944年版)。5、青骓“青骓”为一匹苍白杂色骏马。据岑仲勉、葛承雍等先生考证,有可能是来自西方“大秦”国的骏马,“青骓”之“青”不是泛指一种颜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在汉语中音写为 “秦”,“秦”、“青”同音,故称之。据文献记载,骏马“青骓”是李世民和窦建德(隋朝末年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洛阳武牢关交战时的坐骑,列于祭坛东侧三骏中间。武牢关大战,李世民最先骑上“青骓”马,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似离弦之箭,直入窦建德军长达20里的军阵,左驰右掣,打跨了窦建德和十几万大军,并在牛口渚(今河南省汜水县西北12.5公里处)俘获了窦建德。一场大战下来,骏马“青骓”身上中了五箭(前边一箭,后面四箭),都是从迎面射来的,足见它奔跑起来迅猛异常。石刻 “青骓”呈疾驰之状,显示出飞奔陷阵的情景。武牢关大捷,使唐朝初年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此, 李世民称赞“青骓”马:“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6、拳毛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春风得意马踢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识农夫辛苦力,娇骢踏烂麦青青。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踢轻。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青秋。 Alllayloadonthewillinghorse.(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Amanisnotahorsebecausehewasborninastable.(人并不因为生在马厩里就成了马。) Amanmayleadahorsetothewater,buthecannotmakehimdrink.(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工枚速 马牛襟裾 马首是瞻 马放... 单枪匹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金戈铁马 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 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 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 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 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 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 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 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 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 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 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 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 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 磨快武器,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c33dde944beaf132d3b85cf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