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金元宝等于多少两


在古代,一个金元宝等于五十两。
元宝起源于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银支付大宗马钱(支付买马的大笔数额款项)的记录。从出土的宝物中也证实,唐代已有银制的“饼”和“铤”,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银铤”。
把“银铤”称为“元宝”始于元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库(当时国家银库)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也就是“元朝之宝”的意思。

扩展资料:
大历年间曾铸有大历元宝,制作不精。以后还有天福元宝、淳化元宝、圣宋元宝、宣和元宝、靖康元宝等。元宝的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两之别,而“元宝”一词也可以专指重五十两的银锭。
在古代,除了元宝之外,还有银锭。银锭的分类有:
1、宝银,呈马蹄形,重50两。
2、中锭,多为锤形,重约10两。
3、小锞或锞子,形为馒头状,重一二两。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五十两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
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锭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9f45de40a2b1d85ccf8e3d4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