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杂技艺人有哪些


 孙福有(1882-1945),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人,自幼热爱杂技艺术,练就一身精湛技艺。少年时家乡遭遇旱灾,农田绝收, 他和乡亲们一起背井离乡,出外谋生,20岁独自卖艺,出山海关一路闯荡到莫斯科,在一家杂技班当杂工,卖票、看房子、收拾道具,在繁重的工作中,仍不忘记苦练技艺,同时潜心揣摩俄国杂技艺术。经过两年苦心钻研,已经能够出演《飞刀》、《马叉》、《钻刀门》等十几个节目。他的演技既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又吸收了俄国杂技的精华,在莫斯科红极一时。后来又从国内招募演员,增加了《空中飞人》、《跳板》、《大车轮》等10个大型节目,曾在俄国轰动一时。  1917年,孙福有独立建班,先后辗转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演出。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1929年,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戏团――中华国术马戏团, 1930年,南下港澳和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声誉日高,曾被泰国国王邀请到皇宫演出,被授予金质勋章一枚。这时的孙家班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节目最齐全的马戏团,拥有14部汽车、120名演员、6只老虎、9头大象、4头狮子、8只豹子、10只熊、30匹马,经常上演的节目达50多个,坐席容纳3000多人,铁路运输达16节火车皮,先后出国演出达18年之久,遍及3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影响很大。孙福有身为团长照常登台献艺,拿手好戏是杂拌子,棒子、雪茄、礼帽、文明棍在他手中飞来飞去,神出鬼没,使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耍飞刀更是一绝,用5把板斧代替飞刀,甩手出去,可甩十来米,紧擦合作者的头、颈、肩上、腋下,插在身后木板上,让人惊心动魄。孙家班每到一处,华侨们便奔走相告,引以为荣。  1933年,黄河决口,数十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黄河赈灾委员会电请孙福有回国赈灾义演。孙福有率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回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义演31天,72场,场场爆满,数以万计的演出收入全部悉数赈济灾民。在此次演出期间孙福有结识了田汉、周扬、夏衍等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37年,**战争爆发后,孙福有率团从江西、湖南、广东到达广西,在日军空袭间隙演出,李宗仁、白崇禧都成为座上宾。  1938年,中华马戏团开始走上逃难生活。1942年,在桂林结识了田汉,经田汉和桂林市长陈恩元的提议,由“中华国术马戏团”改名为“华侨国术马戏团”。1943年,孙福有率团到达重庆,在较场口支起大盖棚,常年演出。半个多世纪以来,马戏团先后四次出国演出18年,巡回演出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辉煌一时。八年抗战,损失巨大,马戏团从30年代“应有尽有、样样精彩”的顶峰而逐步垮了下来,作为中国第一个大马戏团结束了,但他创造的剧团组织结构等形式被继承了下来,孙福有的弟子和传人在解放后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杂技团的骨干力量。  1945年2月17日,一代杂技大师在重庆离开了人世,终年61岁,消息惊动整个山城,送葬队伍从校场口一直排到嘉陵江边,冯玉祥、田汉、白杨等著名人士参加了殡葬仪式。  孙福有一生从事杂技事业,他用其毕生的心血,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是中国杂技史上有影响的一代宗师。   王宝合俩手三球跟鬼赛 王宝合5岁学艺,7岁登台,擅长表演:三仙归洞、口中吃针引线、软功缩骨,人送绰号“快手王”。在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一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点仙风道骨之感,他的右边摆着一张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表演者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王宝合已年过六旬,他3岁丧母、6岁跟着父亲王福春(著名老艺人,五十年代曾任吴桥县群艺联合会主任)早年在北京天桥卖艺。五十多个艺术春秋不但使王宝合学会了一套杂技绝活,还练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 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但这对王宝合来说似乎驾轻就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2年他应邀到香港演出,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誉为“鬼手”。王宝合是位多面手,他的缩骨功夫也非同寻常,节目《穿小袄》是他的保留节目,《口中穿针引线》更是令人叫绝称奇,但他最偏爱的还是“三仙归洞”,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王宝合带着他心爱的“三仙归洞”,走过了很多地方,1951年,他随父亲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1953年,去革命圣地延安慰问演出;1955年,成立“杂技二十团”,赴云、贵、川、桂演出……回忆当年场景,王宝合至今记忆犹新,心潮难平。在去往拉萨的途中,当地藏民和哨卡军人看到是来自杂技之乡的艺人们,常常手拉手挡成人墙,不让前行,渴求演员为他们表演。在一些藏族村落,虔诚的藏民看了他们表演的魔术后欣喜若狂,对演员们敬若神明,纷纷向演员们敬献哈达,还要求演员为他们摸顶“赐福”。王宝合就是这样带着“三仙归洞”走过了几十年,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对吴桥杂技的爱始终如一,如今也多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吴桥杂技走向世界,希望吴桥杂技旅游能日渐兴旺,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绝技后继有人,“祖辈留下的传统艺术不能失传,我要一直把它传下去。”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想拜王宝合为师,王宝合目前还在认真挑选适合的传人。

杂技队 宋代,常澧一带已有杂技组织活动,清末杂技班有所发展。民国时期每县有2―3个演出队。新中国建立至60年代,全区有杂技队37个,“文化大革命”时期均自行停业。1984年全区恢复23个,1987年存7个。(班主谢青云、人称谢抛皮)和常德县田家杂技队(班主田少卿,艺名田抛皮),80年代末撤销后,仍有后代。谢青云湖南湘乡人。寻知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8aafcde0a31cc49e5724cbd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