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十分讲究名讳,一些不吉利的话语是绝对不能说的,所以唐朝人为了自己的安危,一些文人墨客,政府官员就使用万岁爷这个词来称呼皇帝,这样既不担心触犯了皇上的名讳,又包含对皇上的敬爱之情,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古代中国,万岁爷这个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万岁爷的大规模使用,是从唐朝开始的。
在古代,无论是做官还是平头老百姓都要讲究名讳,一旦触犯别人的名讳,轻则破财消灾,重则家破人亡。所以中国人十分讲究避讳。在古代,皇帝象征着权力的最高点,人们对皇帝也不能直接喊他们的名字,否则就会因为犯了忌讳而遭受牢狱之灾。人们常用的避讳方法就是用谐音或意近,正所谓州官是可以放火的,百姓是不能点灯的也是因为如此。
在唐朝,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长寿的愿望逐渐开始慢慢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开始逐渐提高。一些文人墨客和政府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就开始用万岁爷来称呼皇帝,皇帝刚开始听到这个称呼也十分纳闷,但听了他们的解释,即我们的皇帝啊,是能活一万岁的,是长生不老的之后,表示十分地满意,因为长生不老的祝福十分贴近自己的想法啊。
可以这么说,万岁爷这个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名词,它的产生和出现,既和中国的专制制度有密切关联,又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人最刚开始说皇帝,也是把皇帝代替了天地,古代君王用了皇帝一词,则是权力集中的表现,他想告诉人们,我就是天地,我就是这世间万物的主人。万岁爷这个词的出现,恰好让皇帝满足了一把长长久久统治天地的愿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从战国到汉初,“万岁”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口中,记载在历史文献中。《战国策・齐策》记载孟尝君遣门下食客冯谖,前往封邑薛(今山东滕州南)收取债息。冯谖到薛后“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但有些贫民实在无力还息,冯谖便自作主张,“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蔺相如奉和氏之璧人秦,“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可见此时的“万岁”,只是一种欢呼语。这一时期,“万岁”还有另一种意思,即作为“死”的讳称。如《战国策‘楚策》载,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曰:“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史记・高祖本纪》:“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里“万岁”的意思,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中曹操所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的“万年”是一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5aa835ad299b97bd092885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