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杨国忠到底做了什么会成为安史之乱的起因?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将处于国力鼎盛时期的唐王朝打落,让后人无不惋惜。而之所以会爆发安史之乱,除了唐玄宗用人不当之外,还应该负责的就是时任唐廷宰相的杨国忠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杨国忠长期诬蔑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他为自保极易起兵
作为天宝年间的两大新贵,杨国忠、安禄山二人,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关系非常亲近。但,他们二人却势同水火,主要原因是杨国忠并无威信,一个依靠族妹的裙带关系成为宰相的人,实在难以获得安禄山的敬意。从历史来看,安禄山对前任宰相李林甫十分尊敬,而杨国忠则不拿正眼相看。
这就引起双方的斗争,而杨国忠利用自己长期在都城的优势,鼓动众人诬蔑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为此,杨国忠还煞有介事地安排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防范安禄山。而唐玄宗也曾听信杨国忠的建议,将安禄山召入都城,试探其意。
唐玄宗的试探,让安禄山如坐针毡。毕竟,杨国忠怎么诬蔑他都无所谓,军人出身的三镇节度使会怕杨国忠吗。但,皇帝的试探就让人难以安心,与其可能受人陷害被皇帝查办,不如,奋力一搏。

其次,杨国忠为进攻南诏进一步削弱都城防御力量
天宝年间,唐王朝是典型的外重内轻:边疆驻扎精锐重兵,王朝内部空虚。尤其是长安、洛阳二京附近的京畿之地,包括河南河北等地,已经到了无军队防守的情况。面对这种形势,杨国忠不仅没有想办法解决,还进一步强行征兵,以进攻南诏。
杨国忠正是因为受到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赏识才逐渐进入唐廷核心,因此,他对于剑南地区十分重视。在天宝年间,曾数次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进攻南诏,但均遭失败。为了填补损失,杨国忠在无法调动边疆精锐的情况下,在两京和河南河北等地进一步征兵,使得当地防务极其薄弱。
对于安禄山来说,正中下怀,举兵南下谋取天下,似唾手可得。

综上所述,杨国忠与安禄山的争斗是席卷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的直接导火索,而身为宰相的杨国忠未能加强防范更因此而身死,也算是罪有应得。

那是因为他当时有着很多的主意,而且也造成了安史之乱,同时也给很多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危险。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5379f4219f7397c381f9537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