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歇后语


歇后语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民间歇后语也是一种优秀优统文化。喻意深刻,耐人寻味。我知道很多民间的歇后语,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下面就例举10条,与大家分享:1.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一个故事类的歇后语。指两厢情愿)2.粪车掉轮子一一臭架子(这是一个贬义歇后语。比喻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3.东街发货西街卖一一不图赚钱只图快(这是一个带有谐音的歇后语。比喻办事洒脱。)4.灯盏无油一一火烧芯(心)(这是一个有趣的歇后语。比喻非常着急,心焦如焚。)5.大门外的砖头一一踢出来的(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经典歇后语。)6.吃着曹操的饭,想着刘备的事一一人在心不在(这一个关于历史人物的歇后语。)7.城隍庙里着火了一一烧得二鬼抽筋了(这是一个巧用谐音的歇后语。比喻动作不雅,有骂人之意)8.外胜打灯笼一一照舅(旧)(巧用谐音的歇后语)9.竹篮子打水一一一场空(喻事的歇后语)10.秋后的蚂蚱一一蹦达不了几天了(喻物的歇后语)

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民间流传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火烧旗杆――长叹(炭)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08e44ad24802ca65df9deb6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