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怎么会有凳子?


因为有了凳子,可以用来放东西,或是人坐在方面。凳,最早并不是用来坐的,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作为坐具,是以后的事。这种坐具发展到宋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在坐具中,凳子的等级稍次于椅子,明清时期的凳子形式很多,有大方凳、长方凳、长条凳、圆凳、五方凳、梅花凳等。一、凳子的产生:1、有朋自远方来,古人怎么招呼呢?大多是请朋友“上座―煮茶―寒暄”。这第一步“座”很有意思,在此主要作名词“坐具”。2、早期的时候,古人席地而坐,坐在直接铺在地面上的筵或席的上面。筵或席都是一种用草或竹篾编制而成的坐垫。坐在筵或席上,坐姿通常为双膝着地,大腿和臀部自然落在小腿和双脚上,这种坐姿很放松。这在《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有专门记述,“项王、项伯东向坐”,这时的坐,就是这种姿势。3、汉代室内的小型坐具是枰,枰字的原意是棋盘,枰也比较矮,形状为方形。有些类似于餐桌,区别在枰和餐桌的腿不一样,餐桌的腿一般为圆柱形,而枰的腿则多是矩尺形。枰一般也不大,只能容纳一人就坐,所以又称它为独坐。比枰略大的坐具是榻,比榻再大的坐具是床。关于枰、榻、床三者的区别,服虔的《通俗文》是这样解释的,“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曰枰,八尺曰床。”用今天的长度量制计算,榻的长度约为84厘米,床的长度约为192厘米。4、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前去拜见刘邦,也看到刘邦“踞床”,有两个女子给他洗脚。这里的“踞床”也是坐在“床上”的意思。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对床的解释就是“安身之几坐”,是一种坐具。有了床,坐具显然取得一大进步,但食案依然如前一样低矮,这种不协调的进餐姿势,成为促进大案高桌椅凳开始出现并发展的主要动力。5、现在的凳子,最早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人过着游牧的生活,由于经常骑马,起初苦于马太高又无马镫,所以他们上马前必须踩着一件足够高的东西才能登上马背,这就是凳子的最早用途。随着马镫的使用,凳子踩的功能才逐渐转向坐的功能,魏晋南北朝时传入我国。敦煌石窟的壁画中有坐方凳、圆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这些图像再现了南北朝时期凳子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凳子的形状,但因没有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床”。6、宋代以后,凳子才在社会上普及开来,成为一种常见的坐具,被称为杌凳,意思是不带靠背的坐具,有别于“椅”。“杌”的本义也是“树无枝也”,这么看来从形象上分析是一个意思。分为马凳、画凳等。长方形的凳子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等。二、分类:1、按材料通常可分为竹凳、木凳、石凳、塑料凳、玻璃凳,绝缘凳,沙发凳等;2、按型式通常可分为方凳、圆凳、长条凳(板凳)、 T字凳、工字凳、折叠凳、Z型凳等;3、按用途通常可说凳子,还得先从古老的坐具入手。

为什么?怎么会有凳子?你这个问题出的挺难的。什么油凳子?因为人在,工作的时候,就想做一座。想做休息就得有凳子。坐着休息,没有凳子怎么坐?老一辈传下来的就有凳子。 这楼里劳累疲劳的人。说的休息。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5718cd6bac8b13938f2fd064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