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痨病.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结核病分原发和继发性,初染时多为原发(Ⅰ型);而原发性感染后遗留的病灶,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感染,通过血循环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继发感染(Ⅱ型~Ⅳ型)。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http://www.wellw.com/focus/14/2/news02113341.htm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调养 肺结核病的饮食调养原则:供给充足热量,供给优质足量蛋白,补充含钙的食物,促进钙化。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帮助机体恢复健康,减少抗痨药物的副作用及帮助钙的吸收。适量补充矿物质和水分,如铁、钾、钠和水分。注意饮食调配,患者不需忌口,做到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还应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食欲,增加饮食量。 在肺结核病人采用化疗的同时,饮食必须符合高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要求。这是因为肺结核患者经常低热、盗汗,甚至咯血,身体日趋消瘦,所消耗的热能很多,再加上化学药物的攻邪作用,其毒副作用对体质亦有损害。按照祖国医学的扶正祛邪的治疗法则,理应选营养丰富的饮食。但由于肺结核患者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低下,故饮食的选择宜清淡而忌过于甘肥油腻。诸如鱼类、蛋类、乳品、瘦肉、老母鸡、蜂蜜、花生、莲子、百合、大枣、栗、梨、柿、芝麻、橘、青菜、冬瓜、藕、西红柿、胡萝卜、萝卜、豆类、豆制品等都可选食。 根据中医对肺结核的辨证施治,多认为该病属肺阴虚而虚热阴伤。其治疗应循滋阴降火,对于辛辣香燥之品,因其可助虚热炽盛,耗伤本已枯竭的肺之津液,理当禁用或慎重用。故凡肺结核在短程化疗时,饮食可多选有滋阴退虚热的鳗鱼、鳖、乌龟、黑鱼、鸭蛋、鸭、银耳、甘蔗、菱、黑木耳、海蜇皮、山药、豆浆、香蕉、梨、西瓜等品。凡辛辣生痰助火的葱、韭、洋葱、辣椒、胡椒、姜、八角及油煎和干烧等品应不吃或少吃。对肺结核患者的饮食烹调也要注意方法,一般以蒸、煮、炖、氽等为佳,而煎、炸、爆、烩、炙、炒等法均不宜。 肺结核治疗方药 方药:圆鱼(鳖)1个,百部60克,百合60克,白芨30克制用法:先将圆鱼用麦糠火煨干,焙焦,和其余药共研细末.日三次,每次6--9克,冲服.禁忌:夏季服时忌吃苋菜. 方药:乌龟1个制用法:乌龟用黄泥包住,糠火烧焦去泥,研细末 ,开水冲服.每日三次,每次1.5克,连服两个月.适应证:肺结核禁忌:烟酒. 方药:百部15克,白芨150克,桃仁75克,五灵脂75克,玄参75克,山药90克,牡蛎90克,蜈蚣30克,厚朴30克,鳖甲60克,冬虫草60克,阿胶60克制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7.5克,每次2丸,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适应证:肺痨(空洞型肺结核),吐血,咳嗽,潮,盗汗,吐黄痰,肺痛. ------------------- 肺结核的中药治疗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虽然感染后并非立即发病,但一旦感染,终生有发病危险。 本病属中医学“肺痨”、“痨瘵”、“肺疳”等范畴。先天禀赋不强、正气亏耗为其内因,外受“痨虫”所染,邪乘虚而入,而致发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疗: 1. 肺阴亏损型 症见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胸部隐痛,骨蒸潮热与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午后更著,盗汗,形体消瘦,口干喜冷饮,舌红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方药:沙参12g,麦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药30g,云苓15g,川贝12g,菊花10g,阿胶15g(烊化),三七3g(冲服)。 2. 阴虚火旺型 症见咳嗽气急,痰粘而少,颧红潮热,盗汗少寐,胸疼咯血,遗精,月经不调,消瘦乏力,舌绛苔剥,脉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方药:龟板10g,阿胶12g(烊化),冬虫夏草12g,胡黄连10g,银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麦冬12g,桔梗12g,贝母12g,当归12g,青蒿15g,知母12g。 3. 气阴耗伤型 症见面色不华,神疲体软,咳语声微,纳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风自汗与颧红盗汗并见,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方药:太子参15g,云苓15g,白术15g,山药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枣10g,黄芪20g,莲子15g,当归12g,白及20g,功劳叶12g。 4. 阴阳两虚型 症见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音嘶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治宜滋阴补阳。方药:太子参15g,白术15g,山药30g,茯苓20g,黄芪30g,紫河车15g,当归15g,鹿角胶10g,龟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劳叶12g。 ------------------- 治疗肺结核的敷贴疗法 (1)药物组成:川乌、乳香、没药、续断各15g,雄黄10g,朱砂15g,麝香0 5g。 制法:先将川乌、续断烘干,研为细末;再将乳香、没药、雄黄、朱砂,分别研为细末,然后混合调均匀,再研一遍,瓶贮备用。 用法:取麝香1/3,纳神阙(肚脐)穴,再取药末15g,撒于麝香上面,盖以槐树皮(用中国槐),上放预制的艾绒炷点燃灸之,至病人腹中作响,大便下涎物为止,灸后,药末用胶布固定。2天1次,灸后只服米汤,食白粥,饮少量黄酒,以助药力,至愈为止。 (2)药物:五倍子2~3g,飞辰砂1~1.5g。 制法:五倍子及辰砂均研成细末,加水适量,调成糊状。 用法:将药涂在纱布上敷于脐窝,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1次。用塑料薄膜代替纱布可使药物保持湿润,疗效更佳。 (3)药物:五倍子适量。 用法:研细粉,用陈醋调成糊状敷脐,1天1次,3天1个疗程。 (4)药物:五倍子1.5g,飞辰砂0.3g。 制法: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成糊状。 用法:临睡前塞肚脐,固定,次晨揭去,连用两晚。

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564702667753a987997d4811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