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为什么可以作为筑坝材料


呵呵 刚才人不在最新的实验显示了通过在振冲操作之前密集安装垂直排水管,密实化高细颗粒含量的材质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2001年由Luehring进行的华盛顿萨蒙湖大坝的坝底就是一个成功改进的例子。底部沉积有厚达18米(60英尺),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沙子以及粉状砂石的夹层。SPT和CPT图像都显示了这种材质在设定的地震影响下很容易液化。细颗粒含量大于60%。在计划的58-61英尺深度的地方,操作区域内每隔3-6英尺就安装一个排水板(排水管)。干燥的底饲石柱按照中心距离为6.0英尺来摆放,而排水管则被放置在由石柱构成的三角形边线的中点上,采用的石柱面积置换率为22%以及35%。石柱直径通常在3.0-3.75英尺之间,但是对于一些含有更细颗粒的土壤地基,会采用更大的直径。如同图表2所显示的那样,Luehring工程中在对石柱进行安装时,SPT和CPT都显示了渗透阻力曲线的密度加大以及数值的大幅度增加。此时排水管提供了向地面快速排水的功能。同时表2中所体现的值也正如过去所统计的渗透阻力最大值一致,我们可以在细颗粒含量上升的时候通过降低致密化的程度来达到这个最大值。戴斯等人在1994年对三个大坝――杰克逊湖大坝、摩门教岛副坝以及斯坦内克大坝所采取针对silty sands (SM) and sandy silts (ML)(这个不知道是啥)的有效方案作出了报告。该方案是为了增强在使用强夯法时出现的地层孔隙压力的分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排水板、排水管的重量,在使用DDC技术中重锤的序列控制,每次撞击时间间隔的增加,以及在有限空间里每次撞击所减少的能量。和振冲碎石柱的案例类似,需要改进的是排水管应该要安置到地底足够深的位置。深土搅拌法(DSM)和高压喷注法(JG)是用来增加堤坝抗震稳定性的地基改良新方法。20世纪80年代怀俄明州的杰克逊湖大坝的重建,正是深土搅拌法在美国第一次得到重用的标志。DSM和JG技术都使原位加固延伸墙面和高强度的建造得以实现。它们也同样使用于那些石柱。这些经过处理后变成高强度的土壤意味着,在使用振冲碎石法和振冲替代法无法有效进行致密化和加强的土壤,我们可以通过DSM和JG技术来完成对它们的坚固化。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e932b7b04069510df9572b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