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社火有哪些项目?有何建议?


  太谷民间社火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逐渐成为百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最普通的形式,几百年来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到现在,共有30多个种类。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谷的民间社火表演达到了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许多艺术家、知名人士慕名而来,对太谷民间社火百看不厌,赞不绝口。  魅力无比的太谷铁棍  抬铁棍是太谷民间社火中最负盛名、最具魅力的一种表演形式。铁棍也叫抬阁,主体为铁木结构,由阁、大杆、二杆、龙杆、戳儿等主要部件组成。铁棍的木阁上可设计各种模型和造型,一般与阁上演员所扮的角色相符,有山水花草、楼台阁殿等。造型之上是一根铁制的绑杆,上面可绑站2至3名演员。绑杆往往高出表演者头顶,顶端再扎一些如亭台、牌楼装饰品,不仅起到烘托的作用,而且使整个造型浑然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  铁棍上演员扮演的角色随着时代的不同有其各自的特点。过去演员所扮的角色大多以历史上、戏剧中的忠烈人物为主,如杨家将、岳飞等,也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牛郎织女、白娘子和许仙等。上世纪70年代,革命现代样板戏风靡全国,太谷铁棍上的人物大多以这些样板戏中的人物为主,如李铁梅、李玉和、吴琼华等,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以来,太谷铁棍上的人物扮相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既有传统的人物,也有现代的人物。从反映的主题上讲,也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近几年来,太谷铁棍所表现的主题,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每年都有所变化,如大办企业、村村通油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时代特色更加明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铁棍逐步演变为灯棍,现在的灯棍最大的特点是“灯”,即在整个铁棍造型及模型上安装了各种彩灯、霓虹灯,同时将几串彩灯安装在人物的各个部位,接通电源后,整个铁棍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白天表演叫铁棍,晚上表演则叫灯棍了。这种革新和改造,使这一传统民间社火紧跟社会步伐,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铁棍表演是一种群众性的艺术活动,每根铁棍除上面的演员外,参加演出者可达30多人,其中包括抬棍、指挥、压杆、伴奏等。铁棍上面的演员由漂亮的少男少女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演员可根据不同的角色穿着不同的扮服,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下面抬铁棍者一般为8人,男女老少不限,但身高必须相当,否则整个铁棍就会失去平衡,这是铁棍表演的大忌。这些人的服饰不太固定,可统一可不统一,其他人员的服饰也是如此。太谷的铁棍主要集中在胡村、明星、侯城、阳邑四个乡镇,总共有百十余根。逢年过节,这些铁棍不仅在本县表演,还应邀到外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产业。最有名的要数胡村镇敦坊村的铁棍,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南席村的架火太谷的灯,敦坊的铁棍爱煞人”,说明敦坊的铁棍很早就有名了。  与铁棍齐名的还有一种表演形式,叫背棍。铁棍背棍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有铁棍表演,必有背棍表演相伴。背棍者一般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身上绑一铁架,铁架高过头顶,上面绑站体重较轻的幼小儿童,可男可女,有的绑站1人,有的绑站2人,最多可绑站3人。表演时,背棍的男子随着一定的节拍,甩开双臂,踩着节拍,腿抬得很高,上面的幼童手拿彩色丝巾随着节拍舞动丝巾,煞是好看。背棍者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表演时间的长短,可随时更换,架子上的幼童则比较固定,除特殊情况,一直要到表演结束方卸妆下来。  与铁棍、背棍一同表演的还有一种叫握(音)棍。太谷方言中,握(音)是翘的意思,普通话应该叫翘棍比较贴切。握棍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表演的,后架有一横杆作为支点,主杆较长,由最初的5米左右发展到10米左右,主杆由坚实耐用的木料做成,上缠彩布,彩布上绘龙身等图案。主杆另一头做一龙头等造型,造型内坐表演者。表演者一般是男童,扮演孙悟空、木吒等角色,身穿戏服,口衔响哨,手拿拂尘,脚系铜铃。表演时,主杆上下左右摆动,表演者浑身运动,发出阵阵铃响。  太谷民间社火非常热闹,往往人潮如涌,握棍表演必须打开场子,为后面的社火表演开道的作用。初期,握棍的主架由人抬着表演,后来放在两轮车上,现在则在机动车上,省了许多人力,说明民间社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  名扬天下的太谷灯  太谷灯享誉三晋,蜚声海内外。太谷灯比较早的灯叫纸糊灯。纸糊灯制作比较简单,灯架由竹条、铁丝等弯扎而成,外用透光纸糊裱,然后彩绘,内可点蜡烛。虽然材料简单,但这种灯的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有各种动物灯、各种瓜果蔬菜灯等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普通百姓都可悬挂,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由于纸糊灯经不住风吹日晒的侵蚀,很容易损坏,民间艺人逐渐用透明的纱布取代了透明纸,因而把纸糊灯又发展为纱灯。纱灯的颜色一般为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造型与纸糊灯一样,但比纸糊灯要经久耐用得多。  太谷灯价值较高的灯是宫灯。明清时期,太谷城商业发达,商贾票号遍及全国。每逢年节,这些商人们便从外地带回这种宫灯,挂于自家的门庭之上,以此显示富贵,并与宫廷媲美。这些商贾们互相攀比,宫灯越挂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长长的大街上简直成了灯的海洋。不过,宫灯制作的技术要求很高,用料非常考究,主架用的是名贵木材,周围造型精雕细刻而成,镶嵌有彩绘玻璃,上有三国、水浒、封神演义等人物,或者彩绘花鸟鱼虫,下方四周有彩穗玉佩装点,显得豪华气派。太谷人后来逐渐学会了宫灯的制作方法,但由于造价较高,仅是富贵人家的专利品,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及,只能望“灯”兴叹了。如今,这种宫灯已所剩无几,因而显得更加珍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太谷灯由宫灯、纱灯、纸糊灯逐步演变为现在的花灯,即工艺彩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花灯制作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集声、光、电为一体,使太谷灯更加多彩迷人。特别是近年来,太谷县工艺美术厂作为太谷花灯的专业生产厂家,采用电脑设计、一条龙生产,将太谷花灯制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除生产大批造型各异的花灯供广大群众悬挂外,还为大型灯展制作电动造型灯、脸谱灯、荷花灯、牡丹灯等系列花灯。最大的灯高8米,直径6米,仅钢材用去2吨多,被称为“天下第一灯”。此灯灯外有灯、灯中有戏,灯内可容纳百人,造型别致,设计精巧,实为罕见。  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谷县城乡群众几乎家家悬挂花灯,每到夜晚,大街小巷灯火通明,照如白昼。特别是县城的新建路、西环路、南街、东街、西街等主要街道,璀璨的花灯一眼望不到边,使太谷城真正成了“天上的街市”、“人间的天堂”。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太谷人为了把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在全国举办了数十次大型灯展,其中有1997年的北京国际民间手工艺周、万国博览会等,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广泛赞誉。太谷花灯远销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使这一民间艺术在全国大放异彩,知名度越来越高。  扣人心弦的绞活龙  绞活龙是太谷民间社火艺术中的代表节目之一,很受群众欢迎。它场面宏大,技术复杂,编排有序,热闹非凡,在明快的乐曲声中,既有空中的二小龙戏珠,又有地上的老龙滚动飞舞,老龙和小龙时而摇头摆尾戏弄彩珠,时而上下翻腾,做出“上天入海”等种种动作,赢得观看者阵阵喝彩。  太谷的绞活龙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商人田氏从广东引进制作方法与绞耍技术,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之间。民国年间,由县衙出钱资助,人们举着龙灯在城墙上转几圈,叫“压城”。二月二“龙抬头”时,绞活龙在街头广场表演完毕,百姓将龙请到宅院,在院子里绕一遭,称之为“压院”。绞活龙与一般舞龙灯不同,绞耍技术要求很严,动感很强,极具观赏性。操作绞耍者需10多人,经较长时间演练,方能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使空中的长龙和地上的老龙有节奏地相互交织,上下盘旋,达到龙腾虎跃的表演效果。绞活龙表演一般选空旷的场地,两边相距约60米,有的两端搭成塔形彩楼,也有的做成神话中的“南天门”、“北天门”,周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两棚之间系14条铁丝、4根麻绳,离地面6米以上。龙棚内装置牵引绳索的辘轳4组,场中央高悬一龙珠。绳索上平吊两条绿蓝两色长龙,内置灯蜡数盏,在空中构成二龙戏珠造型。  绞活龙一般在夜间表演。表演时,一条十几米长的老龙在17盏彩灯的伴舞下,踏着鼓点,跟随“引龙人”欢快上场,随即龙棚中的操作者同时绞动辘轳的绳索,二龙在悬空的铁丝上升腾飞舞,往来窜动,发出阵阵清脆的铃响,酷似邀游太空。它们时而你追我赶,双双戏珠,时而又挑逗老龙,卖弄稚情。最后,两条龙双双从口中喷出凌空四溅的烟花,同时地上放开“锅子火”,火焰腾空而起,五彩光茫齐射,加上锣鼓助兴,将绞活龙表演推向了高潮。  今天,太谷的绞活龙在技术和设置上均有突飞猛进的改革创新,人摇辘轳改为了电控,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取代了龙身、龙头内的蜡烛,麻绳改成了优质的钢索,龙口还可喷水喷火,使这一活动更加精彩动人。每年元宵之夜,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绞活龙场面蔚为壮观,让人流连忘返。这一民间艺术已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一书中,被列入国家艺术科研项目之一。  威震四方的架火  架火属于焰火类,也是太谷独特的民间艺术,盛行于明清两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架火是太谷人民群众欢庆元宵佳节的节目之一,寓意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消灾祛邪,平平安安。架火分为桌子火、梯子火、牌楼火、黑山火等,尤以桌子火最为著名。  架火的顶立和制作十分考究,桌子火用桌子顶立,通常为12层,取一年12个月之意(闰月为13层),重叠为塔型,每层一个系列,扎制成楼台亭榭,浓墨重彩绘制各种图案,用各种彩炮、绣炮装饰,顶端用大量礼花弹、彩鞭、大爆竹等装于四周。架火的艺术价值关键在于下3层,在中间及两侧的配殿中装有各种民间故事、传说及用泥、绢做成的戏人,配之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使整个造型巍峨挺立,玲珑剔透,极具观赏价值。如今的架火,集声、电、光于一身,燃放时由下至上层层爆放,霎时间空中地面交相辉映,万炮齐鸣,火焰腾空,绚烂无比,让观众齐声叫好。  1997年7月,由太谷艺人制作的架火第一次走出娘子关,参加了在南戴河万国博览城举办的全国民族风情展演,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太谷民间社火除了以上介绍的外,较普遍演出的还有沈老爷坐轿、刘三推车、划旱船、二鬼摔跤、踩高跷、舞狮子、抬花轿、扭秧歌等等。沈老爷坐轿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初叫“老爷坐轿”,后来有一姓沈的富人经常组织这项活动,声望渐高,他死后人们便将“老爷坐轿”改名为“沈老爷坐轿”,以示纪念。表演时,沈老爷名为“坐轿”,实则是架轿,轿内装有假肢、假腿,轿子行走时全凭表演者的两条腿。当然,抬轿者并非抬人,而是抬个轿架罢了,但表演起来却非常逼真,滑稽而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刘三推车由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相传有一个叫刘三的农民,以推车送人送物为生。一日外出,遇一少女说要去观灯,刘三便推其而行,到了街市,少女有事进入一家院中,好久不见出来。刘三进院寻找,院中毫无人影,只有一幅古画挂在墙上,画下放一串铜钱,少女原来是传说中的古画仙子。清朝末年,太谷艺人根据这一传说编成了街头社火,扮演刘三的演员戴去边的草帽,帽顶去心,非常符合人物身份。  太谷民间社火源远流长,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内容之一,因为它已经深深扎在了历史的土壤里,并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滔滔黄河孕育了中华5000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位于山西省晋中腹地太谷县的民间社火,则是这灿烂历史长河中一朵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浪花。 太谷民间社火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逐渐成为百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最普通的形式,几百年来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到现在,共有30多个种类。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谷的民间社火表演达到了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许多艺术家、知名人士慕名而来,对太谷民间社火百看不厌,赞不绝口。 魅力无比的太谷铁棍 抬铁棍是太谷民间社火中最负盛名、最具魅力的一种表演形式。铁棍也叫抬阁,主体为铁木结构,由阁、大杆、二杆、龙杆、戳儿等主要部件组成。铁棍的木阁上可设计各种模型和造型,一般与阁上演员所扮的角色相符,有山水花草、楼台阁殿等。造型之上是一根铁制的绑杆,上面可绑站2至3名演员。绑杆往往高出表演者头顶,顶端再扎一些如亭台、牌楼装饰品,不仅起到烘托的作用,而且使整个造型浑然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 铁棍上演员扮演的角色随着时代的不同有其各自的特点。过去演员所扮的角色大多以历史上、戏剧中的忠烈人物为主,如杨家将、岳飞等,也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牛郎织女、白娘子和许仙等。上世纪70年代,革命现代样板戏风靡全国,太谷铁棍上的人物大多以这些样板戏中的人物为主,如李铁梅、李玉和、吴琼华等,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以来,太谷铁棍上的人物扮相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既有传统的人物,也有现代的人物。从反映的主题上讲,也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近几年来,太谷铁棍所表现的主题,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每年都有所变化,如大办企业、村村通油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时代特色更加明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铁棍逐步演变为灯棍,现在的灯棍最大的特点是“灯”,即在整个铁棍造型及模型上安装了各种彩灯、霓虹灯,同时将几串彩灯安装在人物的各个部位,接通电源后,整个铁棍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白天表演叫铁棍,晚上表演则叫灯棍了。这种革新和改造,使这一传统民间社火紧跟社会步伐,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铁棍表演是一种群众性的艺术活动,每根铁棍除上面的演员外,参加演出者可达30多人,其中包括抬棍、指挥、压杆、伴奏等。铁棍上面的演员由漂亮的少男少女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演员可根据不同的角色穿着不同的扮服,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下面抬铁棍者一般为8人,男女老少不限,但身高必须相当,否则整个铁棍就会失去平衡,这是铁棍表演的大忌。这些人的服饰不太固定,可统一可不统一,其他人员的服饰也是如此。太谷的铁棍主要集中在胡村、明星、侯城、阳邑四个乡镇,总共有百十余根。逢年过节,这些铁棍不仅在本县表演,还应邀到外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产业。最有名的要数胡村镇敦坊村的铁棍,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南席村的架火太谷的灯,敦坊的铁棍爱煞人”,说明敦坊的铁棍很早就有名了。 与铁棍齐名的还有一种表演形式,叫背棍。铁棍背棍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有铁棍表演,必有背棍表演相伴。背棍者一般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身上绑一铁架,铁架高过头顶,上面绑站体重较轻的幼小儿童,可男可女,有的绑站1人,有的绑站2人,最多可绑站3人。表演时,背棍的男子随着一定的节拍,甩开双臂,踩着节拍,腿抬得很高,上面的幼童手拿彩色丝巾随着节拍舞动丝巾,煞是好看。背棍者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表演时间的长短,可随时更换,架子上的幼童则比较固定,除特殊情况,一直要到表演结束方卸妆下来。 与铁棍、背棍一同表演的还有一种叫握(音)棍。太谷方言中,握(音)是翘的意思,普通话应该叫翘棍比较贴切。握棍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表演的,后架有一横杆作为支点,主杆较长,由最初的5米左右发展到10米左右,主杆由坚实耐用的木料做成,上缠彩布,彩布上绘龙身等图案。主杆另一头做一龙头等造型,造型内坐表演者。表演者一般是男童,扮演孙悟空、木吒等角色,身穿戏服,口衔响哨,手拿拂尘,脚系铜铃。表演时,主杆上下左右摆动,表演者浑身运动,发出阵阵铃响。 太谷民间社火非常热闹,往往人潮如涌,握棍表演必须打开场子,为后面的社火表演开道的作用。初期,握棍的主架由人抬着表演,后来放在两轮车上,现在则在机动车上,省了许多人力,说明民间社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 名扬天下的太谷灯 太谷灯享誉三晋,蜚声海内外。太谷灯比较早的灯叫纸糊灯。纸糊灯制作比较简单,灯架由竹条、铁丝等弯扎而成,外用透光纸糊裱,然后彩绘,内可点蜡烛。虽然材料简单,但这种灯的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有各种动物灯、各种瓜果蔬菜灯等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普通百姓都可悬挂,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由于纸糊灯经不住风吹日晒的侵蚀,很容易损坏,民间艺人逐渐用透明的纱布取代了透明纸,因而把纸糊灯又发展为纱灯。纱灯的颜色一般为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造型与纸糊灯一样,但比纸糊灯要经久耐用得多。 太谷灯价值较高的灯是宫灯。明清时期,太谷城商业发达,商贾票号遍及全国。每逢年节,这些商人们便从外地带回这种宫灯,挂于自家的门庭之上,以此显示富贵,并与宫廷媲美。这些商贾们互相攀比,宫灯越挂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长长的大街上简直成了灯的海洋。不过,宫灯制作的技术要求很高,用料非常考究,主架用的是名贵木材,周围造型精雕细刻而成,镶嵌有彩绘玻璃,上有三国、水浒、封神演义等人物,或者彩绘花鸟鱼虫,下方四周有彩穗玉佩装点,显得豪华气派。太谷人后来逐渐学会了宫灯的制作方法,但由于造价较高,仅是富贵人家的专利品,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及,只能望“灯”兴叹了。如今,这种宫灯已所剩无几,因而显得更加珍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太谷灯由宫灯、纱灯、纸糊灯逐步演变为现在的花灯,即工艺彩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花灯制作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集声、光、电为一体,使太谷灯更加多彩迷人。特别是近年来,太谷县工艺美术厂作为太谷花灯的专业生产厂家,采用电脑设计、一条龙生产,将太谷花灯制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除生产大批造型各异的花灯供广大群众悬挂外,还为大型灯展制作电动造型灯、脸谱灯、荷花灯、牡丹灯等系列花灯。最大的灯高8米,直径6米,仅钢材用去2吨多,被称为“天下第一灯”。此灯灯外有灯、灯中有戏,灯内可容纳百人,造型别致,设计精巧,实为罕见。 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谷县城乡群众几乎家家悬挂花灯,每到夜晚,大街小巷灯火通明,照如白昼。特别是县城的新建路、西环路、南街、东街、西街等主要街道,璀璨的花灯一眼望不到边,使太谷城真正成了“天上的街市”、“人间的天堂”。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太谷人为了把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在全国举办了数十次大型灯展,其中有1997年的北京国际民间手工艺周、万国博览会等,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广泛赞誉。太谷花灯远销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使这一民间艺术在全国大放异彩,知名度越来越高。 扣人心弦的绞活龙 绞活龙是太谷民间社火艺术中的代表节目之一,很受群众欢迎。它场面宏大,技术复杂,编排有序,热闹非凡,在明快的乐曲声中,既有空中的二小龙戏珠,又有地上的老龙滚动飞舞,老龙和小龙时而摇头摆尾戏弄彩珠,时而上下翻腾,做出“上天入海”等种种动作,赢得观看者阵阵喝彩。 太谷的绞活龙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商人田氏从广东引进制作方法与绞耍技术,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之间。民国年间,由县衙出钱资助,人们举着龙灯在城墙上转几圈,叫“压城”。二月二“龙抬头”时,绞活龙在街头广场表演完毕,百姓将龙请到宅院,在院子里绕一遭,称之为“压院”。绞活龙与一般舞龙灯不同,绞耍技术要求很严,动感很强,极具观赏性。操作绞耍者需10多人,经较长时间演练,方能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使空中的长龙和地上的老龙有节奏地相互交织,上下盘旋,达到龙腾虎跃的表演效果。绞活龙表演一般选空旷的场地,两边相距约60米,有的两端搭成塔形彩楼,也有的做成神话中的“南天门”、“北天门”,周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两棚之间系14条铁丝、4根麻绳,离地面6米以上。龙棚内装置牵引绳索的辘轳4组,场中央高悬一龙珠。绳索上平吊两条绿蓝两色长龙,内置灯蜡数盏,在空中构成二龙戏珠造型。 绞活龙一般在夜间表演。表演时,一条十几米长的老龙在17盏彩灯的伴舞下,踏着鼓点,跟随“引龙人”欢快上场,随即龙棚中的操作者同时绞动辘轳的绳索,二龙在悬空的铁丝上升腾飞舞,往来窜动,发出阵阵清脆的铃响,酷似邀游太空。它们时而你追我赶,双双戏珠,时而又挑逗老龙,卖弄稚情。最后,两条龙双双从口中喷出凌空四溅的烟花,同时地上放开“锅子火”,火焰腾空而起,五彩光茫齐射,加上锣鼓助兴,将绞活龙表演推向了高潮。 今天,太谷的绞活龙在技术和设置上均有突飞猛进的改革创新,人摇辘轳改为了电控,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取代了龙身、龙头内的蜡烛,麻绳改成了优质的钢索,龙口还可喷水喷火,使这一活动更加精彩动人。每年元宵之夜,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绞活龙场面蔚为壮观,让人流连忘返。这一民间艺术已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一书中,被列入国家艺术科研项目之一。 威震四方的架火 架火属于焰火类,也是太谷独特的民间艺术,盛行于明清两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架火是太谷人民群众欢庆元宵佳节的节目之一,寓意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消灾祛邪,平平安安。架火分为桌子火、梯子火、牌楼火、黑山火等,尤以桌子火最为著名。 架火的顶立和制作十分考究,桌子火用桌子顶立,通常为12层,取一年12个月之意(闰月为13层),重叠为塔型,每层一个系列,扎制成楼台亭榭,浓墨重彩绘制各种图案,用各种彩炮、绣炮装饰,顶端用大量礼花弹、彩鞭、大爆竹等装于四周。架火的艺术价值关键在于下3层,在中间及两侧的配殿中装有各种民间故事、传说及用泥、绢做成的戏人,配之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使整个造型巍峨挺立,玲珑剔透,极具观赏价值。如今的架火,集声、电、光于一身,燃放时由下至上层层爆放,霎时间空中地面交相辉映,万炮齐鸣,火焰腾空,绚烂无比,让观众齐声叫好。 1997年7月,由太谷艺人制作的架火第一次走出娘子关,参加了在南戴河万国博览城举办的全国民族风情展演,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太谷民间社火除了以上介绍的外,较普遍演出的还有沈老爷坐轿、刘三推车、划旱船、二鬼摔跤、踩高跷、舞狮子、抬花轿、扭秧歌等等。沈老爷坐轿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初叫“老爷坐轿”,后来有一姓沈的富人经常组织这项活动,声望渐高,他死后人们便将“老爷坐轿”改名为“沈老爷坐轿”,以示纪念。表演时,沈老爷名为“坐轿”,实则是架轿,轿内装有假肢、假腿,轿子行走时全凭表演者的两条腿。当然,抬轿者并非抬人,而是抬个轿架罢了,但表演起来却非常逼真,滑稽而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刘三推车由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相传有一个叫刘三的农民,以推车送人送物为生。一日外出,遇一少女说要去观灯,刘三便推其而行,到了街市,少女有事进入一家院中,好久不见出来。刘三进院寻找,院中毫无人影,只有一幅古画挂在墙上,画下放一串铜钱,少女原来是传说中的古画仙子。清朝末年,太谷艺人根据这一传说编成了街头社火,扮演刘三的演员戴去边的草帽,帽顶去心,非常符合人物身份。 太谷民间社火源远流长,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内容之一,因为它已经深深扎在了历史的土壤里,并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87f335d7a74448728fac5cc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