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职业在清朝最让人恐惧,原因是什么?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偏生清初有这么一种职业,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无人光顾后,突然因为四个字,赚得个钵满囊圆。这个职业,不仅转萧条为兴旺,还令天下万民人人见之躲避。

这便是现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理发业”,操刀师傅也就是从前人们说的“剃头匠”。那个时候,剃头匠还有一个尊贵的官职称号,叫作“待诏”。
明崇祯十七年,清军铁蹄入关,一道“剃发令”随着萧萧马鸣飘散在人心惶惶的中原大地上。第二年,多尔衮再次强制推行“剃发令”,云“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如果不愿意呢?“按逆贼论”,一个字:斩。
一时间,民众激愤,士子抗争。

原本,按几千年来的汉人习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极其珍贵的,男子蓄发,未成年的男童让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的男子则总发为髻。满洲人却没有这样的传统,他们常常将一根线由额角两端引直、这条线前面的部分直接用剃刀剃得精光,只保留颅顶发,把剩余的长发编成辫子垂于头后。

江绍原于《发须爪》中提到,满人的辫子可能是“马祖”的崇拜遗俗,就是一种类似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这种心理延续下去,便形成了剃发的规制,因为垂在脑后的辫子像极了“马尾巴”。不过,也有人认为,满洲人习惯剃发梳辫,只不过是骑射之际防止发丝凌乱碍事罢了。可惜,汉人再爱惜头发,却不得不屈服于清廷的“剃发令”,朝廷将此视为归顺大清的象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没的商量。

汉人的骨气,在反抗这一命令上体现得惊天动地。可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渐渐地,到底是头重要,还是发重要,老百姓已经无力再以血肉之躯继续思考了。
于是,曾经大人给孩子剃、大人间互相剃的理发风气下萧条不济的“理发业”,突然“焕发”出了一波历史的行业生机。
据传,剃发的人经常是垂头丧气地找到剃发匠,剃发匠取热水帮客人洗头,然后安排客人坐在自带的小木箱子上,拿白披布一围,几下刀光猛闪便可将客人的额头剃个净光,完了事抓起抹布把剃完的头皮擦一擦,就算完工了。
我们熟知的一句歇后语,表示单方上心而对方不上心,道 “剃头担子――一头热”,其实说的即是清初剃发匠扛着剃头担子的情景。

刚开始发迹起来的剃发匠们早年还没有固定场所,都是挑着行当走街串巷地寻找生意,他们挑的担子只有一头是热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担子一头挂的是热炉子,上面有脸盆烧着热水好给客人洗头;另一头呢,是个四腿小箱,里头放着刀、剪、白披布和磨石与梳子等物件。
而最令汉人恐惧的,正是担子那热的一头――剃发匠的脸盆架上,通常还会悬挂着一幅矩形黄色布旗,上书四个大字:“奉旨剃头”!
“奉旨剃头”“奉旨剃头”,唉,只叫人看了便觉后脑生凉,恐怕被当作逆贼一刀斩下没了头颅。说不得,还是赶紧喊住剃发匠,先把头发理了吧。据福州遗民所撰的《思文大纪》中载,“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实在令人唏嘘。现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南山景区的老黄县民居内,还有雕刻清晰的剃发匠泥人塑,“奉旨剃头”的几个字依稀可见。
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曾写到,小学历史教师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过去了三百多年后,给学生们讲起此事来,仍旧“眼含泪花”。

应该是帮助他们剃头发的人,因为清朝人留辫子一直留长了好多年,那么也根本不想改变这种情况。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66acaa205d094a4fe073e1d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