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是咋样的呢?


北宋名将潘美一生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绩,却在死后被民间故事描绘成一个大奸臣,可谓冤到家了。为什么别的名将死后被后人景仰,而潘美却背负很多骂声呢?潘美被诬名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潘美(925―991),字仲询,生于乱世,少怀大志。他曾说过:"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公元 950 年,后汉大将郭威篡汉建立后周,潘美与赵匡胤都是后周的臣子。周世宗继位后,潘美任供奉官,并随周世宗征北汉大获全胜。战后潘美被提拨为西上阁门副使,后又升任陕州监军,深得周世宗器重。 公元 959年,周世宗病逝,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当时的宋朝北有契丹辽国和原的北汉,南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等国,960 年郭威的外甥李重进又打着"驱逐赵贼,回复周室"的旗号,发动叛乱。赵匡胤以石守信为招讨使,潘美为行营都监,平定了这次叛乱。

开宝三年,宋太祖命潘美征讨南汉。潘美的连续攻占了贺、昭、桂、连等州,直逼南汉门户韶州城下。 当时的韶州有南汉十万人马,潘美一战斩杀数万南汉军,成功攻占了韶州,兵锋直指广州。潘美定下以火攻取广州之计,派遣数千人夜间手持火炬,火攻广州。南汉军惊慌失措之下,被潘美打得大败,南汉国只得向宋投降。

雍熙三年,宋太祖命潘美、曹彬、崔彦率军北伐,以杨业为潘美副将。 宋朝北伐初期势如破竹,主帅曹彬产生了轻敌心理,率主力孤军深入,结果被辽军杀得大败,宋太宗忙令宋军撤退。 杨业建议潘美派兵,吸引住辽兵主力,然后派精兵埋伏在撤退的路上,掩护军民撤退。但是监军王诜反对这个计划,要杨业从雁门大路出击。宋朝监军权力很大,潘美只得同 意王诜的意见。杨业临别时,要求潘美在陈家峪口埋伏步兵和弓弩手,等杨业部撤退到此地时,带兵接应,与杨业两面夹击,可以反败为胜。
潘美按照杨业的计划在陈家峪设伏准备接应,但王诜怕杨业抢功,不断催促潘美撤退。等杨把辽军引向陈家峪时,一个宋军的影子也没有。杨业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壮烈殉国。 宋太宗事后将王诜革职查办,将潘美连降三级,潘美此后被闲置起来。淳化二年,潘美去世了,享年67岁。宋太宗追赠其为中书令,谥"武惠"。

从北宋开始,"杨家将"的故事便在民间开始流传,杨业英勇善战、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深入人心。但是在北宋时,潘美在杨家将故事中,也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与杨家也没有什么恩怨,并没有被老百姓视作奸臣。
潘美形象的第一次转变,来自北宋大文豪苏辙的一首诗。苏辙在《过杨无敌庙》中写道:"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碧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役,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这首诗写出了杨业的忠勇报国,但最后两句用晋代周处的典故,将杨业之死的责任归于潘美身上,苏辙是个影响力很大的文人,他的这首七律将潘美推上了风口浪尖,使潘美的形象开始发生转变,并影响到了后世文人的创作。

民间潘美的奸臣形象主要来自元代杂剧《杨家将》。这出杂剧借杨业与杨七郎之口说道:"只恨那潘仁美这个奸贼,逼的俺父子并丧番地",还把杜撰出来的人物杨七郎,说成是向潘美求救时,被潘美灌醉后绑在树上乱箭射死。剧中的八王赵德芳将潘美与杨家结仇的原因解释为潘美在征后汉时,被杨业射了一箭,所以杨业降宋朝后,潘美常记一箭之仇,一心想要谋害杨家父子。但是这出杂剧中,还没有出现杨七郎打擂,打死潘美儿子,两家结仇的剧情。
有苏辙的诗在先,又有元代杂剧在后,潘美的形象也逐渐被刻画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在民间文学的传播过程中,潘美的演义形象被横向渗透到正史领域,从功臣转化成罪臣。

与正史相比,作为主帅的潘美挟私报怨,昏庸无能,故意用错误的军事部署让杨业战死,将突围求救的杨七郎射杀,将杨家将的悲剧推向了高潮。《杨家将演义》中的潘美已经彻底成为心胸狭隘、残忍狡诈、贪图名利的奸臣形象。
潘美形象的变迁,刚好能够服务创作者的需求,无论在民族矛盾还是忠奸之辨,都需要有一个"潘美"的形象存。封建时期文人无法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时,只能借助手中之笔以 舒其愤,在"崇杨贬潘"创作理念的背后,是他们对君明臣贤、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渴望。

回到历史本身,潘美有没有害杨业之心呢?我们可以抛开文学虚构去分析一下。当时的潘美身为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韩国公,而杨业只不过是五品云州观察使,让杨业作潘美的副手随同出征,是宋太宗对杨业的破格使用。 对一个降将如此重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猜忌和妒嫉。《杨业传》写道:"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这种超常的信任,是有可能引起潘美的妒嫉的, 陈家峪之役正好给了他除掉杨业的机会。《杨业传》记载,杨业在率军出征前要求潘美在陈家峪埋伏接应时,是"泣谓美曰",当他撤到陈家峪未见到援兵,又一次"大恸",这两次落泪,说明杨业心理上是有所准备的,他在出征前就很可能想到了这个结局。

从明朝开始,口述历史和戏剧已经影响到文人、史书对潘美的记载和评价。王夫之在《宋论》中说:"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就是直接指出潘美是因为嫉妒杨业,而不肯救杨业的。这证明至少到在清初时,文人群体已经普遍认同口述历史的说法。清顺治年间,御史顾如华甚至上奏,废除潘美的从祀资格,居然被顺治皇帝批准。
口述历史与史书不同,史书在编修时,对历史真相可能出于某种目的进行部分遮蔽。孔子编《春秋》时,便"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世史官在修史时,也常将这种"春秋笔法",去删减、过滤、舍弃一些事实。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史书,有一部分只是写史者笔下的"历史",是支离破碎的"历史"。但是越是遮掩防范,越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从某一蛛丝马迹出发的各种秘闻、街谈巷议,便应运而生,产生了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是对正史的修正与补充,使历史更丰富具体、更生动细腻。

古代在史官之外,还设有专门采集民间传说的稗官。稗官"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千万言。东方朔三山之求,诸葛亮九曲之势,于史籍无其事,彼则肆为出入"。历史在民间的传播最忌平淡,和史书相比,口述历史忠奸对立,善恶分明,美丑映衬,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期待。潘美形象在史书中写得比较暧昧,但在民间口述历史中长期流传,并走样变形,影响到人们对潘美的历史评价,这都是由口述历史存在着异化、蜕变为文学的可能性决定的。
史书的局限决定了口述历史的长期存在。 口述者有选择的自由,遗忘、编造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史书需要反复审定材料、力求真实再现人物原貌,而戏曲、小说等民间俗文学则可以广泛吸取传说、佚事等并展开想象、主观评判,由此产生的人物形象必然会出现失真。所以潘美形象的变迁,是在史书、历史、社会、民间文学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52cfa4bac7ac62bb4a8e5ea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