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都有谁?


娱乐界明星“四大天王”香港四大天王 张学友 刘德华 郭富城 黎明 香港四大天王香港四大天王指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歌坛的四位重要人物,他们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他们以各自非凡的魅力在华语歌唱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命名过程 19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的淡出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线”,用了几年的磨合期。张学友、刘德华加上李克勤和Beyond乐队取而代之,打开了90年代的香港乐坛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李克勤的歌唱事业亦开始下滑。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大家族。随后1992年,郭富城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命名)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张学友 1989年至1990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张学友抓住机会成功成为宝丽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并于1990年推出唱片《只愿一生爱一人》,再次受到乐坛瞩目。 1991年,张学友开始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举行巡回演唱会。同年推出两张唱片《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其中收录于《情不禁》专辑中的《每天爱你多一些》(改编自著名日本乐队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是错误的,应该叫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居须弥山腰东,黄金为地;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须弥山腰南,琉璃为地;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须弥山腰西,白银为地;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水晶为地。 中国人将四大天王汉化,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是“佳梦关魔家四兄弟”其实是中国人的创造,并非是佛经中的记载,只是小说内容而已. 四大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四天王各居一山,护一天下(四天下即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地球)、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天,(佛教把世界分成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的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为四天王及其随从之住所)。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居须弥山琉璃地,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居须弥山白银地,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 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居须弥山水晶地。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3c089ab25886ef5336f38b7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