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多少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不惑之年――四十岁。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
花甲之年――六十岁。等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身体的代谢机能在逐渐下降,这道指甲上的白痕也逐渐消失,所以六十岁也被称为“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是指人到70岁的时候。又叫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

年岁别称:
婴儿:人初生。
襁褓:周岁以下。
孩提:2至3岁。
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

1、年过花甲 [ nián guò huā jiǎ ]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形容一个人年龄已经超过60岁。
2、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3、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翻译: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4、古稀之年 [ gǔ xī zhī nián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扩展资料
同类词语:
1、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2、年登花甲 [ nián dēng huā jiǎ ] 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手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0ba85bb7dc072d848b483f8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