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菩萨跟世间的慈善事业操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大乘的核心思想:他必须在善念当中,还多一个重要的智慧。诸位你们猜猜看是什么智慧,这三个思想都不错,一个人能够做到仁爱、正义、无为,与世无争,那么该干啥干啥,已经不错了。大乘佛法认为:你所有的善念,都必须跟空正见相应!  什么叫空正见?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你所有的思想,必须从佛性里面出来的才算!这标准很高啊!我今天看到一个可怜的人在我面前出现,我因为这个可怜人的触动,起了一个慈悲心,在大乘佛法说,这种慈悲心是生灭的,因为你攀缘外境而生的。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是从真如本性开显出来的,它是由内而外。大乘佛法的标准是:所有的善念,只要是由外而内的,因为外境的刺激,你产生一种感受,这个感受引生的善念,通通不算数。  所以大乘佛法它是称性起修,你必须要了解你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为了要开显你真如的功德。同样是善念,但是它的操作方法不同,我们一再强调: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个心态,每个人都有一念心,你现在的心,可能会让你堕落,也可能让你变成净土的庄严,变成成佛的庄严,但是你怎么去操作这念心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这一念心处处充满了地雷,我们这一念心同时也处处充满了宝藏。那么,我们怎么把宝藏开显出来,我再讲一次,称性起修!你的思考模式必须是:我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佛性,具足无量的功德庄严,但是我必须要假借事修,必须假借布施的因缘,来启发我内心当中布施的功德;我必须假借持戒的因缘,去成就我内心当中本具的持戒功德,叫做“托彼外境,显我自性”,它是“无不从此法界流”,从心性发射出来,最后还回归到心性。我再讲一次,你所有的善念,必须从佛性射出来,最后又回归到佛性,叫“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你的善念必须是安住在真如的角度。这种善念,大乘佛法才承认叫善念,叫做真实的善念。    从表面的角度来说,一个菩萨跟世间的慈善事业非常接近的。但是外表的行为,不足已决定你来生的果报。我们讲过,生命是由你的思想决定的。同样做一件事情,同样是扫地,你为了要赚钱去扫地,你为了护持三宝去扫地,你为了要开显佛性去扫地,功德完全不同。所以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操作你的内心,是很重要的,这个叫做“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来操作我们这一念心,你才可能成佛做祖,不是只做慈善事业,那是表相了。你的心态的准备、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这个我们一般叫“止观”,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观照。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3de86d1280b86e89f87d9c06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