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草把做灯DD( ) 高山上敲鼓DD( )


答案如下:
草把做灯―― 粗心(芯)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打破砂锅――问到底 
卖布不带尺――胡扯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宋江的军师――吴用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薯迅在唐代。《旧唐书数猜此・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扩展资料
常用歇后语
1、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
2、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3、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4、兆歼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5、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6、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7、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8、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歇后语



草把做灯―― 粗心(芯)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其他关于山的凯橘歇后语:
山里的石头――有的是
到了黄山想泰山――这山望着那山高
山尖上摘月亮――办不到的事
高山上的青松――久经风雨
山顶滚石头――实打实(石打石)

扩展资料:悄搏
歇后语的分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启孙祥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3a97297a48185204557cceb6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