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专练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水仙不开花:装蒜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礼义廉:无耻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阎王爷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见於粤语的歇后语: 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
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一跃上墙头---跳得高六月的扇子---爱生风六个指头抓脑壳---眼前尽是岔儿无孔不入---专钻空子木匠的锯---尖点子多火车碰头---要出轨(鬼)东岳庙走到城隍庙---横顺都闯鬼发了疯的猴子---上窜下跳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米筛子挡房门---眼多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豆腐里找骨头---故意挑剔鸡仔打眼---钻蛋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鸡蛋里挑骨头---专找岔子吹鼓手赶场---为了寻事乱坟场里唱戏---闹鬼肚子里玩杂戏---怪主意多松香膏药---找毛病茅厕缸里树旗子---蛆也想造反了狗咬雷公---惹天祸烂口袋滤豆腐---尽是渣(碴)子要公鸡下蛋---故意刁难屎壳郎搬家---不守粪(分)眉毛上吊针---刺眼睛捡田螺要好伴---莫把水搅混了剧团里的笛子---心眼多扇子一摇---生风(故意找麻烦)眼畔上栽刺---扎眼野蜂飞进鱼网里---专找空子钻野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脱掉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棉花树上结了个大板栗---算它最硬棺材里插棍子---搅死人喉咙上使勺子---掏(淘)气新摘的板栗球---刺多燕口夺泥---无中觅有壁缝里的风---到处钻锹鱼倒进红火锅---死蹦鹭鸶腿上劈精肉---无中觅有水银洒地---无孔不入钱串子脑袋---见窟窿就钻阎王吃糍粑---是鬼做的猪八戒败了阵---倒打一耙子落油锅的虾公---还想再蹦几蹦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39aea5311948546f6a5d6e97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