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或许这才是活着对吗?_百...


1 《活着》是“高尚的作品”余华认为自己的《活着》是“高尚的作品”,窃以为《活着》确实是高尚的作品,应该是能够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蛙》相提并论的高尚的作品。
余华在《活着》中文版序里说: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2 主人公福贵对“活着”的体悟《活着》故事的主人公叫福贵,但“福贵”的一生既无福也不贵。福贵年少时是轻狂的,家里的几百亩地给了福贵莫大的底气,但少不更事的他豪赌输掉了家里的地和祖屋,父亲是因为此事死掉的,这是福贵这辈子犯下的大错。
一落千丈的生活使福贵幡然悔悟,他想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不幸的是福贵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好在没变成炮灰,但他的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聋哑人,这不是福贵的错。
儿子因给县长的妻子输血被医生抽血过量而死,这也不是福贵的错。
女儿嫁了个身貌不扬但有气量能担当的女婿,福贵很欣慰,但好景不长,给女儿接生的大夫竟因一个馒头吃得急丢了性命,福贵的女儿凤霞也因此耽误治疗死了,这也不是福贵的错。
妻子嫁给福贵没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当福贵懂得怜惜自己的妻子的时候,妻子已无福消受撒手人寰了,福贵应负一部分责任,但这不完全是福贵的错。
女婿在一次意外中死去,不是福贵的错。
和福贵很亲近的外孙苦根因为吃了过量的豆子撑死了,福贵虽然因照顾不周难辞其咎,但主要原因是苦根经常吃不饱肚子,这怪不到福贵头上,这时候的福贵已不是那个游手好闲的少爷了,他也在拼命地想过好日子呢。
就这样,亲人一个个先他而去,该去的不该去的都去了,老年的福贵只有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福贵说: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
活在世上,人人都渴望幸福美满,但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总有它不够美好的地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心想事成,苦难和幸福一样常存永在。因此,讲苦难的故事、写人对苦难的态度的作品比讲幸福故事的作品来得深刻,也比一般意义上的“伤痕文学”“谴责文学”来得深刻。
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苦难的极致,倒霉到家了。中年以后的福贵已经能体会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美好,但他留不住他们,他只能一次次地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福贵最后唱的歌:“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是对自己一生命运的回顾和概括,福贵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渺小和无奈,也安然承受了命运的“馈赠”,这是一种社会底层的生存智慧。
3 余华对“活着”的阐释正如余华序言里所说: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余华提示我们:活在世上,每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都是一种复杂的友情;每个人都在承受或大或小的苦难;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留下悔恨的、伤心的、幸福的、喜悦的眼泪;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的时代,他享受着时代的福祉,也承受着时代的劫难。
结语张爱玲在《谈女人》一文中说:“女人的精神里面却有一点‘地母’的根芽”。地母指的是奥涅尔《大神勃朗》一剧中的地母娘娘,爱和包容的化身。

我觉得不是,每个人活着的意义不同,想要的活法也不同,这样的活着不是我喜欢的,我的活着是体现价值的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2ef806536f2c102a2b49408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