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鸳鸯成语的来历


棒打鸳鸯成语的来历如下:
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十九出 :“啼痕界破残妆面,德言分镜几时圆?远水高山,眼睁睁棒打鸳鸯散。”

棒打鸳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bàng dǎ yuān yāng ,意思是用来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的行为。
造句:
1.颠倒黑白,占课拖堂,召唤家长,棒打鸳鸯,明察秋毫。
2. 如果不是迟卿体检没过关,如果不是阿依娜家人的棒打鸳鸯,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3.丈母娘为了女婿的学业前程棒打鸳鸯,结婚还要对对子。
4.1998年,我和丁鸿在谈了三年的恋爱后,被她父母棒打鸳鸯,并且很快就将她另许他人。
5.小糯米团子却不依,握着小拳头做恶狠狠状:“娘亲再不进去棒打鸳鸯,父君便要被那缪清公主抢走了。”又抚额做悲叹状:“自来后花园便是是非之地,多少才子就是在这里被佳人迷了魂道失了前程,累得受苦一生的。”。

1、捕风捉影2、棒打鸳鸯3、七嘴八舌七嘴八舌qī zuǐ bā shé【解释】形容人多口杂。【出处】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于形容人。一般作谓语、状语。【正音】嘴;不能读作“zhuǐ”。【辨形】嘴;不能写作“咀”。【近义词】七言八语、沸沸扬扬【反义词】沉默寡言、鸦雀无声【辨析】~和“众说纷纭”;都有“议论纷纷”的意思。但~多用于口语;偏重指人多嘴杂;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众说纷纭”偏重指意见多种多样。【例句】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地议论起来。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2adc2175848ecde0659075e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