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鸡毛房”是做什么的,为何乞丐能靠它挺过冬天?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封建皇朝的首都,是王侯公卿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到处是豪门大宅。但是与豪门大宅形成强烈反差的却也有不少低矮窄小的房屋,特别是在北京城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一种破破烂烂的小屋,这种小屋则被称为“鸡毛房”。

清朝末年,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先生在他的著名游记《中华帝国纪行》中所写到“鸡毛房”。事实上,
“鸡毛房”既是一种小屋,也是一种贫民救济组织的代称。该组织可以为“无处栖身的叫花子与流浪汉”提供一种用于过夜的“温暖的羽毛床铺”

据说,“凡是无处栖身的叫花子与流浪汉,不问男女,都可以进入鸡毛房过夜”。但在天亮以后,离开鸡毛房时,“门口有人负责向每家宿客收取一文钱”。儿童与成人一视同仁,不可减半付费。那么,鸡毛房里面的设施、条件如何呢?。



“除了鸡毛房和火房子,也有许多官方和民间成立的救济机构,但由于清朝后期灾荒频发,大量外地饥民涌进京城,沦为乞丐,每到冬季冻毙的乞丐依旧大有人在。清末民初,数九寒天的每个清晨,清理城门洞和富人大门外被冻死的乞丐,几乎已成惯例。与南方相比,冬天,对北方乞丐来说,尤其难过。”
古今走街串巷、四处乞讨的乞丐,一般都没有固定的住所,街头、寺庙、屋檐下、桥下、门洞里,都能成为他们过夜栖身的地方,就像诗中写的那样:“金桥玉洞隔凡尘,藏得乞儿疥癞身。”
晚上在这些地方过夜,在南方问题不大,北方的乞丐,春夏秋三季,也能勉强对付过去。
但是北方的冬天,在这些地方过夜,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清代乞丐影视形象
那么北方的乞丐冬天晚上住在哪里呢?有专供流民、乞丐住宿的“鸡毛房”和“火房子”。
根据《清稗类钞.乞丐类》记载,所谓鸡毛房,就是在房内地上铺满鸡毛,住客挤卧在鸡毛堆里取暖,熬过北方冬季的漫漫长夜。这真是名副其实的“鸡毛店”,住一晚收三文钱。乞丐不被冻死的前提,是你得先讨到三文钱。
清代有位翰林蒋士铨,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就叫《鸡毛房》。
诗中对鸡毛房有详尽的描述: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冬天,衣不蔽体的乞丐哭着寻找晚上的栖身之所,低声下气地跟人家说了无数的好话,才讨到了三文钱,这样就能去鸡毛房住上一宿了(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这种鸡毛房和猪圈牛栏差不多,地上连稻草秸秆也没有,只有一层厚厚的鸡毛,既当褥子,也当被子。人们横七竖八地睡在一大堆鸡毛里,鼾声四起,虽说是臭气熏天,却也暖和。身上暖和了,梦中感觉也像住在闺房暖室、铺盖着锦丝被褥一样舒服。可惜这些鸡毛不是自己身上长的,一阵风吹过,就吹落了许多,身上立即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天一亮,又得离开鸡毛房上街,冻得像冬天的昆虫一样嚎叫,真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鸡,那样身上就长有鸡毛了(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
诗中最后写道:“吁嗟呼!今夜三钱乞不得,明日官来布恩德,柳木棺中长寝息。”
唉!如果今天连三文钱也讨不到,那明天官老爷就有来“布恩德”的机会了,把(我)冻僵了的尸体装进柳木棺材里,再也不用醒来,也用不着为住不进鸡毛房而发愁了。


灾民沦为乞丐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描写北京民俗民风的“竹枝词”,其中有一首也以乞儿的语气提到鸡毛房:“乞儿终日向寒啼,羽翼徒怜养未齐。三个青蚨(铜钱)眠一夜,鸡毛房里似鸡栖。”
这无疑是北方乞丐过冬的真实写照。
除了这种鸡毛房,乞丐过冬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火房子”。
火房子住一晚只要一枚铜钱,但第二天大清早就得出去,不能逗留。
每到冬季,店主在屋中间挖一大坑,里面烧柴,众乞丐围火取暖,所以叫火房子。
如果遇大雪天或天气严寒不适宜外出乞讨,在店里待一天就要五枚铜钱,店主一般会熬一大锅粥供乞丐食用(这个也要付钱的,但可以赊账)。
这时乞丐们往往借此机会互相切磋技艺,自古这个群体里就藏龙卧虎,很多人利用机会拜师学艺。
火房子一般都是男女混住,反正睡觉时也不敢脱鞋或脱衣服,因为脱下来第二天有很大可能就不见了,总不能光脚光屁股出去“上班”。



流民很容易沦为乞丐
除了鸡毛房和火房子,也有许多官方和民间成立的救济机构,但由于清朝后期灾荒频发,大量外地饥民涌进京城,沦为乞丐,每到冬季冻毙的乞丐依旧大有人在。
清末民初,数九寒天的每个清晨,清理城门洞和富人大门外被冻死的乞丐,几乎已成惯例。
与南方相比,冬天,对北方乞丐来说,尤其难过。

是用来帮助穷人们给他们住的地方的。有了这个房子,乞丐们就不会在冬天被冻死了,多少有点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2440ec3f6d5e1efde8ac035d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