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和右到底是什么意思?包括政治上的和文化上的


一、政治上:
传统来说,左派通常主张积极改革,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反对派一般自认为左派;右派一般较为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缓慢的改革方式,强调维护旧有传统,保皇党一般自认为右派。
在近现代政治中,左派是指社会中维护社会中下层利益,支持改变旧的不合理社会秩序,创造更为平等的财富和基本权利分配的群体。
在政治中,右翼、政治右派是指各种保守的政治立场,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
今日,右派是用来指强调民族主义、传统和宗教。部分人则用“右派”来称呼支持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
“左派”这一名词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制宪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坐在左侧,支持共和制、大众政治运动和世俗化。最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右派”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

二、文化上:
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
不同年代,左右的尊卑也不同。
比如: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史记:魏公子列传》 载,信陵君为迎接夷门侯生,大办酒宴会宾客。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
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蒙古族建立元朝后,-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
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反映出明朝崇尚「左」的礼仪。
 扩展资料:
尽管对这两词的使用相当普遍,然而这两词一般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也因此对这两词的使用往往是根基于舆论上。对于这两词的区分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1、革新为左;保守为右:虽然在一些国家里“右派”和“保守派”往往被视为同义词,但这一区分在讨论左派右派的光谱时很少获得重视。
2、公平的结果是左;公平的程序是右:古典自由主义强调程序的公平,利伯维尔场便是例子之一。自由意志主义学者罗伯特・诺齐克便是强调区分“历史过程”和“最后结果”两者的20世纪知名理论家之一。
但另一方面,现代自由主义的支持者如约翰・罗尔斯则主张左派的政策也是使用以过程为根基的推论,而一些新保守主义者倾向使用军事手段建立民主才是属于最后结果。
3、一个现世政府为左;一个宗教政府为右:这种差异在美国、印度和欧洲的天主教国家特别明显(这些地方也是反教权主义代表左派的区域),有时候也包含中东。 不过在一些国家例如法国极右派反而比左派更激进的支持世俗主义
4、集体主义为左;个人主义为右:不过,1960年代的反文化浪潮便是以强调个人自由为特色,而这波浪潮主要则被归类为左派,而在宗教/现世的冲突上,现世主义者往往更倾向于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宗教自由超越集体的信仰价值。
不过,被许多人视为右派的法西斯主义也强调“国家的组织概念”,抱持着集体主义的概念,将国家看作是一个集体的实体。
5、社会主义为左;资本主义为右:这是近代最广为所知的分法,多数媒体中提到左右派时也多半是指此种分法。这里的社会主义泛指高税收、高福利、高政府干预调控的政治体制,而不一定是共产党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左派和右派
百度百科―座次
百度百科―座次礼仪

可以很简单的概括:右倾是指保守,左倾是指激进。 其实不同国家的左右倾虽然指不同的内容。但是他们代表的激进和保守的思想是一样的。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来源。可以看一看下面的介绍: 现在人们习惯用“左”或“右”来区分政治上派别或者政党。这种习惯来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三级会议。当时在法国,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是特权等级,包括教士和贵族,他们不纳税,享有高官厚禄。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和城市平民,他们创造财富,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经济上受盘剥,要纳税。1789年5月,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召开了三个等级代表参加的会议。国王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第三等级则希望限制王权,实行改革。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绝大多数支持国王的意见,坐在国王的右边;第三等级的代表反对国王的意见,坐在国王的左边。从那以后,国民会议召开时,主张民主、自由的激进派坐在左边,保皇派、保守派坐在右边,无形中形成左右两派。19世纪,欧洲国家的议会也以议长坐椅为界,分左右两派就坐。这样,政治上激进或革命的派别或政党就被称为“左派”或“左翼”;政治上保守或反动的派别或政党就被称为“右派”或“右翼”。现代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政党或团体,由于历史原因,有自称或被称为左派或右派的。19世纪法国政治舞台上还出现一些没有固定政治见解,随机应变的政党或政客,被称为“机会主义”。后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了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潮、路线。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称“左”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采取盲动主义以及关门主义等;另一种称右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为了眼前暂时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企图引导无产阶级去适应资产阶级政党的私利。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为特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左”倾机会主义(有时也简称“左”的),从实质上说,是形“左”而实右的。实事求是地说历史上“左派”曾经是起过进步作用的,而“左”倾机会主义却一点进步作用也没有。所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左”倾机会主义,都在“左”字上加引号,就是告诉人们,它是形“左”而右的。形“左”,就含有激进、冒进、盲动的意义。至于“右”,不会引发歧义,所以没有必要加“引号”。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181402d6e99fcbe56f265572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