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提灯笼歇后语


盲人提灯笼 ―― 没用 
其他盲人歇后语:
瞎子拍皮球 ―― 不见起
瞎子骑瞎马 ―― 不对路数
瞎子牵着盲人走 ―― 方向不明
瞎子三天不洗脸 ―― 眼不见为净
瞎子扫坟 ―― 就这一堆
瞎子上山 ―― 不知高低
瞎子贴布告 ―― 倒贴
瞎子望天窗 ―― 不明不白
瞎子下岭 ―― 不知深浅
瞎子寻针 ―― 摸不着
瞎子坐飞机 ―― 不知高低

扩展资料:
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个歇后语有几个:  1:盲人提灯笼――为他人服务  2:盲人提灯笼――照人不照己  3:盲人提灯笼――白费啦(蜡)  4:盲人提灯笼――多此一举  盲人提灯笼故事: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几次。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晚上我就打着灯笼出来。”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17e82d6386fee3879ce9a7c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