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6号陪葬坑出土的八尊文官陶俑,为何手拿刀、背着磨刀石?_百度知 ...


经过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考古发掘,秦始皇陵文官陪葬坑终现天日,从而再次佐证了在秦始皇陵园的土层里不仅埋藏着宏伟壮观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而且藏纳着机构齐全、文武兼备和庞大有序的地下王国。  
秦始皇陵文官陪葬坑,即陵园6号陪葬坑,是陕西省考古工作者于去年5月在秦始皇陵园西南角的封土内发现的。该陪葬坑平面呈“中”字形,总面积144平方米,系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坑体的前后室东西错位,前室陪葬品以彩绘陶俑为主,后室以活马葬为主。陪葬坑内出土了木车、陶俑、铜钺、陶罐、盖弓帽、马骨及马具饰件等。车和马骨均已腐朽凌乱。


秦始皇陵考古队专家段清波认为,冠在古代是上层社会、贵族身份的外化标志,“冠者礼之始也”,根据秦代尊位制度,这12尊头戴长冠的陶俑爵位应在8级左右。  


 在文官陪葬坑内,还出土了4把铜钺,有2尊袖手俑袖手部发现垂直的长方形孔,孔大小与夹绑钺的木柄尺寸相近,专家推测有柄的青铜钺是插在长方形孔中。这2尊持钺者,代表了他们从事工作的性质,即与刑狱有关。由此可知,该陪葬坑反映的是秦帝国的一个官府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人员由文官组成,是构成秦帝国中央政府三公九卿的官府之一,很可能是九卿中主管监狱与司法的廷尉或皇帝垂询的高级参谋。  

迄今为止,在秦始皇陵区共发现了179座内涵各异、形状不同的陪葬坑,对研究秦始皇陵寝制度、陪葬坑的建筑结构及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使人惊奇的是,众多陪葬坑普遍被火焚烧,而发现的这座文官陪葬坑是目前发现唯一没有被火焚的一座陪葬坑,从而否定了陪葬坑毁于沼气自燃和葬仪的要求之说法,进一步印证了史书上关于“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等记载。

在每个人的印象中,“公务员坐轿车,军人骑马,公务员抓笔,军人带刀”是一种文化常识。然而,秦代文献记载的却是公务员腰刀的形象。更何况,那些腰间挂着刀的公务员还扛着磨刀石。一开始,学者们对此有很多质疑,甚至认为这样的记载与史实不符,应归类为“特例”,而不是秦代公务员的普通“标配”。

2001年7月,热汗淋漓的考古学家们不顾泥土,在第一皇陵6号墓穴工作。他们正在挖一层一层的夯土,用手铲和刷子把埋在土里的文物清理干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那些彩绘的兵马俑,真马的大小,让后人感到一种压垮一切的力量。四个墓坑中虽然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但主要是兵马俑、兵马俑、兵器等,没有发现兵马俑。秦始皇重视武术胜过文学,这是真的吗?从历史数据来看,绝对不是这样。李斯等名臣可以传世几千年,说明秦始皇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

在专家们疑惑不解的同时,6号土坑传来消息称,出土了一件没有军袍的陶俑,这是发现6000、7000件陶俑后的又一奇迹。头戴长冠,冠带系在下颚,尾系现代蝴蝶结。穿儒衣,腰束皮衣,下身穿长裤,方口鞋。陶俑面带微笑,目光低垂,表情彬彬有礼。6号墓坑共出土真人大小彩绘陶俑12件,其中8件为专家正在寻找的公务员俑。此外,八尊俑的右腰上还挂着一把刀,背上有磨刀石,腋下有竹简。

在秦朝,纸不是发明的,丝绸仍然被用作货币,当时的文字被刻在竹子上。因此,为了摆脱不规则的字符,改变错误的字符,我们需要使用刀。公务员用刀子刮掉需要修改的简牍文本,然后重新写出规定的内容。刀子使用频繁后,刀子就变钝了,于是公务员把磨刀石取下来磨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刀和磨刀石成为秦朝文官的“标准”。如果你“穿越”到秦朝,你会看到一群公务员,腰间挂着刀,扛着石头。年代之谜已经解开。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10681cb88e0b83b5d0b67072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