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器有哪几类?


你好,“响器”,农村里指红白喜事上的喇叭班。锣鼓唢呐三五人的草台班子,在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中不可缺少。吹吹打打,说说唱唱,角色很是重要。按理,有了这响器,喜事用来助兴,营造喜庆欢乐的气氛;白事用来增添一种悲伤和肃穆,也并无不可。但现在是内容变了味,曲儿走了调,情况很叫人忧心无论红事白事,演奏的曲目都如出一辙:时下的流行歌曲加上一些地方的俚曲小调。流行歌曲以情歌为主打,地方小调就一言难尽了,品位大多等而下之,有些根本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中表演。还有自编自演的所谓小品,形式粗劣不说,内容低级庸俗。更有甚者,男女演员还即兴发挥,打情骂俏,作一些露骨的表演,毫无美感可言。即便和婚庆场面也是极不协调,更不用说丧葬了中河响器儿中河村的响器儿是老辈传下来的,原来还有各色旗、牛腿号、三眼铳等,后来这些都散失了。现存的还有鼓、锣、铙、钹。鼓有两面大牛皮鼓,磨盘一样大。其中一面在扎鼓时还有很多趣事。金色的大盖钉把上等牛皮牢牢地扣在朱红的鼓梆上。鼓腔里安有钢丝和铜铃,轻轻一晃便发出清脆的铃声和钢琴共鸣箱一样的嗡嗡声。大鼓敲起来声音震耳欲聋,连远远的鸟鹊也惊得仓惶而飞。还有十几面鞭鼓,小如铜盆。敲时须用一束特制的竹枝,响声象爆豆象燃起十几挂万字头的旱鞭,清脆急促而有节奏,使人心跳加速。铙、锣、钹均为优质响铜制成。锣有大川锣,筛子一样大,敲起来象打闷雷,不常用。小锣有烧饼大,村人叫它“嘎勾”,敲起来声音象个调皮的男孩到处乱蹦。铙在响器儿中地位很重要,起引导作用。其它乐器都跟它走。中河村铙的质量是有名的,尤其是那幅据说是前清传下来的。把手已磨得锃明瓦亮能照见人影,尽管裂了缝,但仍令人眼红。外村喜好响器儿的人偷了几回也没能得手,提出用几幅铙和钹来交换,中河村的人当然是不答应的。铙有中铙和大铙,大铙重几十斤,半径快有胳膊长,须伸直胳膊才能抓住,扇大铙要举过头顶,精壮小伙了也煽不下几个歌。钹有六、七幅,一色的阵年老货,蒙有暗绿色的铜锈,泛着幽光。钹眼上系着尺把长的红绫子,象火焰一样飘舞。有的一扇缺了少半拉,仍然用着。声音象嘶哑着嗓子的老人在吼。如果说铙是响器儿队里的女高音,声音俏丽清亮不柔弱;那么钹便是男低音,雄浑厚实,充满阳刚之力。2鼓歌的种类编辑打响器儿不是乱打,得依章法,要依谱,中河人则叫它“鼓歌”,鼓歌在上八村首推中河村的为正宗。因为中河村的人文化深,读书人最多,脑子最灵,编出的鼓歌也最好听。最常用中河村常用的鼓歌有十几个,最常用的叫“小擂鼓”,歌不长,是初学入门第一课,村里大人小孩都极熟悉,打起来也最顺手,不论何种场合,“小擂鼓”都是救场的绝招。最好听最好听的是“青铜鼓”“二郎担山”和“火焰鞭”,花样变化频繁,节奏起伏宕荡,刚柔相济,神韵悠然。最长最长的叫“马连川”。一个歌打下来汗能顺着脖子流。结尾曲还有一个“闹场歌”,是每歌结尾必打的通用的结束曲。

1、响器是土话,指的是锣鼓家伙。响器在豫西很普遍,中河乡上八村差不多村村都有。但中河村的历史最悠久、质量最好,敲打出来的花样也最吸引人,那是村里唯一的传统的乐事。2、响器,在京津唐一带除了戏班吹鼓手的锣鼓家伙,还意为小商贩和货郎叫卖时代替吆喝的能出响声的东西。3、唐山还将煤矿汽笛声叫做响器,后来引申为钟表报时的声音。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0d32f294f02a6f173e0b0cb0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