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冬眠。冬季意味着沉寂和冷清,万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都会减少生命活动,当然,人也不例外。中国北方在冬天可谓是惬意之极,不但有热乎的火炕,还有恒温的地暖。可是南方的冬天,却是潮湿阴冷,脚底板一直都有凉凉的感觉。不过,南北方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都有厚厚的棉衣,外出时不惧严寒。可是在中国古代,在棉花还未传入中国之前,古人们是如何御寒的?其中一种方法,实在是令人意外。

竺可桢在其学术名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研究了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气温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5000年来共经历了4个冷暖变化时期,在公元600年到1000年期间,为“唐宋温暖期”;公元1000年到1200年,为“宋元寒冷期”。

众所周知,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中国一开始并没有种植棉花。有一段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此外,棉花的“棉”字首次出现是在《宋书》中,此前只有绞丝旁的“绵”字。因此可以确定,在棉花传入之前,中国只有填充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

生活在唐朝时期的人们,没有棉质的衣服,只能在原本的衣服上再增添几层,本着能裹几层就裹几层的原则,直到不再感到寒冷为止。相对于平民,皇室贵族可有的是方法御寒,尽管那时候没有棉花,但是有大鹅啊。皇族可以把那些鸭绒、鹅绒统统塞进丝绸被子里,不但保暖,还很轻便。

此外,皇族还会在屋子里放一个大盆,在里面放入炭火,没事的时候就烤烤火,睡觉之前让下人们填好炭,一晚上都不会感到寒冷。白居易曾在《问刘十九》一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古人们不但在取暖设备上下足了功夫,还会“饮酒取暖“,此外,还会吃一些御寒的食物。

除了取暖设备、御寒食物,还有类似于东北火炕那种大型设施。据记载,古代取暖的设施主要有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此外,在出土的半坡、姜寨等遗址中,有一种名为“灶炕”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上文曾提到,喝热酒、吃御寒食物是由内而外的措施,其实还有一种比较邪门的方法,就是嗑药。

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流行着服食五石散的风尚,所谓“五石散”,原本乃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治疗伤寒的药方,可是到了后来,魏朝玄学家何晏又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驱寒神药。最重要的是,“五石散”不仅有驱寒功效,也是一种精神药物,就像鸦片一样,容易让人上瘾。此外,又因为五石散必须混在热酒中才能吃,所以魏晋名士多好饮酒。

使用木棉。虽然没有棉花那么保暖,但是做成衣服或者铺在房内会有一定的御寒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046e8bfa73d8bd4037cdacea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