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碌一生,只因我们不曾努力活得丰盛

发布时间:2017-05-16    文章标签:    浏览:175

  我有个很好的女性朋友R,人漂亮、高挑,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一路顺风,加之容貌出众,性格开朗,追随仰慕者不断,即便是大学期间离开家乡,毕业后考研未能遂愿,也依旧可以说是精神饱满,每日蹦蹦跳跳地去大学图书馆里自习,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出国深造。她从小到大的一切教育使得她的内心在如今依旧保持着少女般的天真——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人格和精神上的独立,渴望通过奋斗获得更灿烂的明天。
  
  到这里,如果你认为她是幸福的,亦或是正能量、有梦想与追求的,那么你就错了——一路下来,她接触到的人,或者说她愿意与之为伍的那些人,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特点:他们都认为未来应该是光明璀璨的,而光明璀璨的未来一定是要以做为学生的方式才可以得到。说白了就是,我的人生要进步,那我就要去上自习,看专业的教材,然后通过考试,如此周而复始。
  
  自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做学生是快乐的,因为除却那些考试,多数学生便可以自由的玩乐,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郊游、旅行、恋爱,大谈特谈你的感性,并且几乎不用去考虑经济的问题和家庭的责任:缺钱了,打一份不太持久的工;委屈了,有一推死党闺蜜陪你喝酒谈心到天明……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只有学生才会有无条件被原谅的特权——我们都爱做学生,但我们不会永远是学生,即便你读研、考博然后做博士后,也迟早要走出象牙塔,除非你家缠万贯,有一位可以帮你摆平一切困难的老爹,而且每天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花出去百万千万。做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也终将清醒地意识到,过去的终将过去,美好与否,过度沉湎无异画地为牢。
  
  不幸的是,R小姐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更不幸的是,她谈过的男朋友、追求她的男孩都十分舍得为她花钱,其中不乏家庭条件优越者早早的出国——这些美好的回忆和分手的苦痛让她觉得人生本来就该是富足,出国学习不仅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是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这种对于顺境的渴望使得她开始了不断的作为,甚至说是一种对于行动的强烈依赖,她的内心是恐慌的——不仅恐慌未知将来中存在的不幸,更是恐慌无作为的人生状态——这样一来,她便对“无所为而为”的乐趣人生产生了自然而然的排斥——殊不知人生中那些可以被世俗认为有所成就的、艺术的、优雅的生活都恰恰在于这些“无为”。我们都喜爱那些有内涵,在事业之外有自己独特世界的女性,反过来会觉得整日以聚会、购物的女性略显浅薄和张扬,因为在同样是自我放松的一件事上,前者往往懂得享受于那些安静的、自我的沉淀时光,而非如同后者将自己弃逐与人山人海之中。
  
  更让我觉得可悲的事情是,R小姐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泛滥的善良。比如她会对死去的蚯蚓盯上半个小时而后伤感死亡,对和她闺蜜偷情聊骚的男人和予以奇怪的原谅,对本该痛快拒绝的男性继续纠缠不清——这种善良的成因并不难解释:佛家所说的“贪”成就了一个人对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不厌追求,那么她自然需要对自己的贪欲进行一个道德包装,或者用另一种美好的人格来柔化那些刚性的、尖锐的行为。当然,这并不是虚伪的范畴,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但这一切对于一个有上述诸多情操的女孩来讲,无疑是火上浇油——她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怪异的人格:积极友善又敏感多思,暗藏着强烈的攻击性:当一个人去劝导她该考虑父母的感受时(包括她需要重整的工作和久未落实婚姻等),亦或是介绍一些靠谱青年给她认识的时候,再或者是对她的所谓梦想提出质疑的时候,她会渐渐的开始烦躁,而后勃然大怒,大声质问那个人:“你为什么不能试着尊重一下我的选择?”贪、嗔、痴往往都是一齐出现,我们可以说是由贪而嗔而痴,当人“痴”了,便成了三观不正,是非不分。R小姐愤怒的时候正是彻底暴露其鄙俗的时候,不

本文链接:https://u1e.cn/tweet/13539 [复制]

猜你喜欢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