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国是与共商国事的区别


(1)词义范围不同:
“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
“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3)语体色彩不同:
“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
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扩展资料:
1、国事的出处:
《礼记・丧服大记》:“君言王事,不言国事。” 孙希旦 集解:“国事,政令之施於一国,以治其人民者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唐 司空图 《有感》诗:“国事皆须救未然, 汉 家高阁漫 凌烟 。”《红楼梦》第十八回:“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
2、国是的出处:
“共商国是”原本是“共定国是”,其源出于西汉刘向《新序》卷二《杂事二》:
楚庄王问于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孙叔敖曰:“国之有是,众非之所恶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乎?亦在臣乎?”孙叔敖曰:“国君骄士曰:‘士非我无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扩展资料
“国是”的演变始于北宋王安石变法。一旦一个派别的政治主张获得“国家是正确的”的地位,反对派就会受到“动摇国家是正确的”的攻击。尤其在南宋时期,以“国是”之名镇压反对派是最基本的政治手段。不同的是,只有北宋改革家才把自己的政治观定义为“国是”。
可见,当时“国是”作为一个政治术语的概念还没有定论。到了南宋,无论哪个派别都会争夺“国是师”的地位。北宋时期,“国是”走的是“改法”和“恢复宗法”两条道路,南宋时期“国是”走的是“斗”、“守”、“和”三条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是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fb1f75a0e4d41b5a42f4c3f8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