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血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打鸡血而不是打鸭血...


打鸡血是指借以讽刺此人对特定的人物或事物突然情绪亢奋的一种行为表现,也具有调侃的意味。
鸡血疗法流行于1967年的一种保健术。前后历时大约10个月左右。各地流行(从大都市到穷乡僻壤)的起讫和流行的具体时间、长度略有不同。方法是抽取小公鸡(也有说4斤以上重的纯种白色“来航鸡”最好)的鸡血几十到100毫升,注射进人体,每周一次。
1965年7月23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鸡血疗法”的通知》,通知强调:“今后,应禁止医务人员用鲜鸡血给病人治病,以免发生过敏危险。群众要求医务人员用鲜鸡血给予治疗者,应加以劝阻。对于群众中流行的各种传说,应进行必要的澄清和解释。”。但在中医界,一些有名望的中医,认为它是祖国医学的固有遗产,应发扬光大,作为创造我国新医药学派的重要项目之一。
鸭血为家鸭的血液。味咸,性寒。能补血、解毒。根据《本草便读》中的经验,“鸭血功专解毒,但须热饮方解,亦古今相传之法”,意思是鸭血能补血解毒,但需要乘热生饮或隔水蒸熟。不存在打鸭血的事件和传说。
扩展资料:
“打鸡血”的学术称呼叫“鸡血疗法”
这疗法由中国人民首创。这疗法是借鉴了苏联盛极一时的“组织疗法”。
组织疗法发明人是苏联一名眼科医生弗拉托夫,一次他应用冷藏的角膜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发现效果比新鲜的角膜还好,喜欢思考问题的他认为是低温储藏的角膜产生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促进角膜片的再生能力。擅于联想问题的他推理,角膜是这样,其他组织也应如此。弗拉托夫用冷藏的皮肤,移植到狼疮患者的病人身上,效果良好,于是他将这一疗法推广到其他疾病的治疗。这就是“组织疗法”,1940年代末苏联政府开始大力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什么都要向苏联学习,组织疗法自然迅速在中国推广 。1952年,在上海有一名工厂的医护工作者俞昌时,他也同样擅于联想问题。在学习了组织疗法后,他开始了深邃地思索:“我想鸡血也是一种组织,可能有同样作用。”俞昌时从一只公鸡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进体内,结果一两天内,他觉得精神倍儿爽,吃饭倍儿香。三四天后,俞昌时告诉别人,他的脚癣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时痊愈了!“从此就有了“鸡血疗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打鸡血
打鸡血意思是说你很兴奋,有激情,安静不下来。打鸡血在恐怖片里,比如僵尸片里,据说有驱邪除妖的作用,另外在过去,打鸡血曾经风靡全国,据说打了鸡血的人精神健康乐观,视力增进,抵抗力强,面色红润,不怕冷,性欲旺,睡眠佳,大便畅,无任何病痛。曾经在比较特殊的时刻,被作为“延年益寿,抢班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收到批斗,不过反而引起全国热潮。不过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在医学比较欠发达的时候可能会让某些人相信,但是并没有科学理论与临床的验证。相反由于打鸡血可能会引起很强烈的过敏反应会使人死亡。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c0814fa1d2bca12981ac9626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