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


《窦娥冤》是关汉卿一生最为杰出和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悲剧作品演绎的极致。故事本身取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关汉卿通过剧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乃至无以复加,让元蒙统治下现实社会的残酷、混乱与黑暗昭然若揭。
主要是张驴儿得寸进尺,随后又胁迫窦娥与他成亲。窦娥宁死不屈,痛斥张驴儿。张驴儿因此怀恨在心,在窦娥给婆婆做的汤里偷偷下毒,想要毒死蔡婆婆后逼窦娥就范。可是,阴差阳错之下,张驴儿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一计不成的张驴儿恼羞成怒,把杀人之罪栽赃给窦娥,告到了楚州衙门。衙门的知府是个贪官,暗地里收受了张驴儿的贿赂,在衙门里不断折磨窦娥,试图屈打成招。在刑场上,临死前,窦娥都有冤无处申,有苦说不出。于是,她发下了三桩毒誓,想让老天爷睁眼,为她辩辩自己的冤屈。这三桩毒誓分别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血溅白练”是窦娥的三桩誓愿中为自己而发的一桩。故事中,窦娥在临刑前对监斩官提出:要一领干净的席子,又要丈二白练(也就是两丈白绫),挂在旗枪上。如果自己真的含冤莫白,刀过头落时所有的热血便都会沾在白练上。窦娥在唱词中提到两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在悲剧命运里最后的愿望,她希望死得悲壮,以一个英雄主义的结局来昭示自己的冤屈,就像历史上的苌弘和望帝一样。这个典故都用来比喻忠贞之人蒙冤致死,窦娥以此自比,希望自己死后能成为一个传奇,好让自己莫大的冤屈昭示天下。
这是一种递进的控诉,说明了窦娥的冤枉程度和她的怨愤程度是不断加深的。因为窦娥在这个故事中从头到尾都是冤枉的所以她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她,能够洗清她的冤屈,同时她又很怨恨这个社会。所以她才会发下三桩毒誓。
第一桩毒誓:血溅白练。是因为窦娥希望行刑现场的人都知道她是被冤枉的,她死不是因为她真的有罪,而是因为封建权贵的勾结和压迫。所以当她被杀死的时候她的血飞到了白练上,在现场的人都很震惊,立刻了解到她可能真的是冤枉的。这有利于窦娥洗清自己的冤屈。
第二桩毒誓是告诉上天自己是冤枉的,让上天感应到自己的冤屈,在六月时下鹅毛大雪。当然在故事中,上天确实感受到了窦娥的冤枉,在六月的闷热时节下起大雪。第二桩毒誓的应验进一步加深了窦娥的冤屈程度,控诉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虽然我们都知道现实中不可能会在六月时下雪。但是故事中这种写法确实进一步突出窦娥的冤枉。
第三桩毒誓是三年大旱,其实这个毒誓是窦娥对当时见死不救,麻木不仁的人们的报复,也是对封建统治者的惩罚。因为在古代,大家都凭借耕地为生。三年大旱会造成很多饥荒,也不利于封建统治,很可能会造成朝廷的动荡。这桩毒誓是窦娥对当时整个社会的惩罚也是窦娥对黑暗的封建统治的控诉。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b7c7f387f325bcb8d461487c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