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官衙的看门大爷地位低,你别看不起他,...


现在社会,各单位的看门大爷、保安大叔都是让人比较犯怵的,个个凶神恶煞、自带屏蔽功能。在清朝,衙门的门房大爷也是一个厉害角色,他们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司阍”,也被称为“门政”。
司阍不仅要负责向主人通报来访之人,还掌管着官衙大门的启闭。所以,他们虽然地位低下,但手中的权力一点也不小。
晚清进入总督衙门的队列。
清朝门房大爷凭借手中权力收受来访者的门包(银两),成为一种难以破除的陋规。这一陋规的出现,“实肇端于吴三桂之出关乞师,欲求见摄政王多尔衮而不可得,乃以重资赂其左右,始开门接见”,此后遂成为官场上的积习。
透过史料,可以看到门房颇有点“见人下菜碟”的意味。他们看到衣着朴素寒酸的来访者,“薄其穷酸,竟不传刺”。有的虽不至于给人以白眼,但也怠于伺候,即使主人在家,也借口外出,不予通传,这种情况不排除主人的暗示,但大多数是门房自作主张。
1907年陕西藩台衙门。
若是“门生、属吏之礼者,必先餍所欲,而后为通,使得见”。
据《清稗类钞》记载,安徽一位提刑按察使新官上任,前去拜谒总督。至官厅,看门者不为通传,向其索要门包费一百。这位提刑按察使命令自己的仆人向怀宁县令借银一百圆,交给看门者。牛气哄哄的门房大爷摆着架子说:“一百者,非一百圆之谓,乃一百两之谓也。”
这位提刑按察使只好照做,让仆人向怀宁县令重新借得一百两。门房大爷收了一百两之后,并不满足,还要索取十两小门包,以至于双方差点起了冲突。幸亏其他看门人为之转圜。
最后的结局是,这位新上任的按察使见到了总督大人,反馈了门房乱收费的黑幕,但总督大人的处理也只是门包归还、规矩照旧。
晚清湖南巡抚衙门。
不仅普通官员要受看门者的勒索,就连一国之君的皇帝,也备受门包之苦。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权力盛极一时,身边的太监也跟着拽了起来。当时光绪帝要谒见太后,也不得不给李莲英塞红包。否则,这一众太监便眼见着皇帝跪于宫门前,愣是不给通报。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83d304a51b920b80e99e07f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