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支精锐之师,是真正击溃马超集团的罪魁祸首?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发生在关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贾诩、马超、韩遂、马岱和庞德。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曹军主宏御慎力渡过黄河后,对马超、韩遂形成夹击之势。经过一番激战,马超等人深感难以获胜,便决定以割地为条件向曹操求和。谋士贾诩询问曹操下一步的打算,曹操反问贾诩有何对策。贾诩认为,兵不厌诈,可以假装同意马超等人的请求,再施展反间计,引发叛军内讧,然后一举将其歼灭。
曹操依计而行,派人下书给韩遂和马超,说是打算慢慢退兵,同时故意搭起浮桥,作出退兵的姿态。马超见状,担心曹操此举有诈,便向韩遂提出两人轮换率部防御曹操的建议,韩遂当即表示同意。
马超与韩遂的军队调动,引起了曹操的注意。当轮到韩遂对阵曹操时,曹操故意来到两军阵前,派人请韩遂到阵前对话。韩遂不明就里,单人独骑来到阵前。曹操与韩遂交谈近一个时辰,没有提到任何交战之事,而是简单地叙旧。韩遂回去后,马超询问两人交谈的内容,韩遂据实回答,却引起马超的怀疑。
没过几天,曹操又采纳贾诩的建议,故意派人给韩遂送去一份文字出现很多涂改的亲笔信。马超又向韩遂索要拆简此信,怀疑信中的涂改之处是韩遂故意而为。韩遂百口莫辩,其部将对此忿忿不平,怂恿韩遂归顺曹操并除掉马超。最终,韩遂与马超内讧,发生混战。曹操趁机发动总攻,叛军大败。至此,关中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曹操与马超之间爆发的关中之战,是作者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改编而成的。与小说的描述相对比,曹操获胜的一个根本原因,也的确是曹操采用谋士贾诩的建议所致。
据《三国志贾诩传》载,曹操与韩遂、马超决战关中。由于战事不利,韩遂、马超提出割地求和,并提供人质。曹操向贾诩问策时,贾诩认为“可伪许之”,其目的是为了利用韩遂与马超之间的矛盾进行离间。
《三国志武帝纪》称:“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此举令原本就对韩遂充满戒心的马超更加怀疑。此后,曹操又故意写了一封多处涂改的亲笔信给韩遂,令马超认为是韩遂有意涂改,从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不过,小说中出现的马超与韩遂之间的内讧,在历史上并未发生,史料中只是提到:“超等愈疑遂。”而小说中出现的韩遂手下将领马玩、梁兴被马超所杀的情节也非历史的真实。这其中的马玩实际上是死在后来曹操发动的总攻当中的。
尽管曹操采用贾诩的计策离间的马超和韩遂,但叛军的强大战力依然不可小觑。那么,为什么在随后发动的总攻当中,曹操能战胜叛军呢?《三国志武帝纪》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
在这段记载当中,有两个词需要专门解释一下:轻兵和虎骑。什么是“轻兵”呢?其实这两个词汇指的分别是曹军当中的两支精锐之师。
众所周知,马超叛军战力彪悍,善用长矛。如果曹操以实力较弱的军队出战,势必难以招架,也无法为后续作战争取时间。从当时曹魏出动的军队来看,这支队伍很是由朱灵所统率的以步兵为主的曹军精锐――冀州军。朱灵统率的这支冀州军,与曹军的其他队伍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这支队伍的成员并非来自曹操的家乡谯沛一带,其主要成员的冀州籍的青壮;其次,这支队伍也不是由曹操亲自组建的,而是出自袁绍集团。
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曹操占据兖州之后,发动东征陶谦之战蔽敬。为了支援曹操,袁绍将这支队伍借给了曹操。谁知等战争结束后,其指挥官朱灵却带着队伍脱离了袁绍阵营而加盟曹操集团。从此,这支队伍出现在各大战场,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成为曹军的一支精锐之师。从关中之战的过程来看,这支冀州军便是决战期间与马超铁骑交战的“轻兵”。正是他们的勇猛作战,拖住了敌军,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段记载中还有一个词叫“虎骑”。什么是“虎骑”呢?其实并非是形容勇猛如虎的骑兵,而是曹魏军中的精锐部队――虎豹骑。尽管虎豹骑的组织结构并不见于史料记载,但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一件珍贵的出土文物揭晓了谜底。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有一枚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官印,上面有四个大字:豹骑司马。据罗福颐所撰《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考证,该印是曹魏时期著名的虎豹骑将领的官印。通过这枚官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虎豹骑分为虎骑和豹骑。因此,《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虎骑”指的就是曹魏精锐――虎豹骑。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出当时的战场原貌:曹操向马超叛军发动总攻时,先以“轻兵”将叛军死死缠住,之后虎豹骑突然杀出,一举将叛军主力击溃。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94ec38d86196321e69bb126e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