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另一句是什么

“学而优则仕”另一句是:仕而优则学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扩展资料:
1、赏析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
2、后世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子夏说:"做好官,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做好了学问,就要从政为民做事。"
这段话是孔子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的集中体现。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同时,本章又一次谈到“学”与“仕”的关系问题。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赏析:仕:很多人说“仕”就是做官。这不严谨。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上古为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加单人旁为“仕”,则意味是管人的,也就是从事某项事物之“士”这个团队的管理者。
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项目经理”或“总监”,统称中层干部。我们在前面说过,有担当的君子把权力当职责,当责任,小人才当作权利,认为是个“官”。所以我们这里把“仕”翻译成“任职管事的人”更合适。
子夏说:“做事还有余力的人,要多学习;学习好的人,要勇于担责承事。” 子夏不愧是接地气做事的人,踏实笃行,自始自终不离知行合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既是学习目的和原则,也反映了学问上的权变之道。
事情“优”到了盛极之时,就要考虑是否面临衰落的问题了,是否跟得上形势,是否遇到了瓶颈?要想不衰落,突破上升,就要反身修德,好学内求,升华到更高的学问和行事之道。同样,学而优则仕,与其说是做官,不如说是做事,是承担责任,落实到行动,即“笃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721c16706c2b233e4183e0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