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嬷嬷是什么意思


嬷嬷即乳母,也有可能是老年女仆人加上养母(在宫廷中虽然作为仆役但地位要比一般宫女要高)。清代皇室的乳保在宫廷中承担皇族婴幼儿的喂养、抚育和侍奉工作,一般为已婚女性,属宫廷仆妇群体。
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明确记载,“选乳母保姆,顺治十八年(1681年)议准。总管太监等预期传之。即交各佐领、内管领将应选之人送进,交总管太监等选用。”
扩展资料:
清朝嬷嬷的选择要求:
清宫嬷嬷一般都是选自皇室奴仆之家,即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包衣佐领或内管领属下人户妇女,条件与明宫“奶口”相仿,自然是要年轻健康、品貌端正、性情温和、夫儿俱在、产后不久并已有哺乳经验、乳汁充足稠厚才能当选。
这些皇子嬷嬷的家庭虽属旗下包衣奴仆,但乳母之夫往往并非从事下贱杂役者,而是担任一定职务的中下级官员或皇家侍卫等身份,因为嬷嬷虽不须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但却要温存善良,遵规守矩,懂得礼节,不能过于粗俗泼悍,以免对哺育的天家贵子产生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成为凤子龙孙的奶妈、奶公,在当时是很荣耀的身份,日后大都会因所哺婴儿长大封爵、身居显贵而得到优厚的报答,如果乳育之儿长大当了皇帝,嬷嬷还要受到诰封,地位更为荣崇。
这种“美差”是不会轻易降临到低微卑贱的下等奴仆头上的。清宫后妃临近分娩之时,由总管太监负责通知内务府各佐领,内管领将所荐嬷嬷送入宫候选。经总管太监从中挑选若干人,征得临产后妃同意即正式进宫当差,成为新出生皇子皇女的嬷嬷。
《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中也有“阿哥(皇子)下乳母每人每年缎一疋、衣素一疋、纺丝一疋、纱一疋、绫一疋、锦绸一疋、夏布一疋、深蓝布四疋、棉花三斤”的规定。至于日常饮食因直接影响到乳汁质量,所以也有具体规定。
如载淳初生时其乳母供应“每日用鸭子半只,或肘子、肺头,轮流食用”,显然都是适应生乳补体之需。乳母之外,每个皇子还另有保姆(或称侍母)一到三人,一般是与乳母同时入宫当差,一起负责照看婴幼儿时期皇子的日常饮食起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嬷嬷
在古代对老妇的称呼。如果是清宫戏一般是奶妈或照顾皇室人员起居的老年妇人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8400a16421ca02aa552954b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