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出自《增一阿含经》,此为佛教基础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由东晋僧伽提婆译。
节选原文:
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译文:
当时大迦叶问阿难:“增一阿含是不是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是不是所有的法则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阿难说:“是啊是啊,增一阿含一句话里面,就产生了三十七种品质和其他法则。”
迦叶问:“是哪一句呢?”尊者阿难便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这就是佛教的本意了。
扩展资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人在世间行为的指导表现在两个方面
1、是身语行为上,即身不行恶行,语不出恶言。相对的身体行为上应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有助益的行为。语言上应说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有帮助的言音。
2、是心灵方面,内心常应保持与善相应的正念,远离损害恼乱国家人民及众生的恶念。
行善对现世利益不一定有助益,作恶对现世利益不一定有妨碍。但佛教认为作恶会留下不好的业力种子,从而导致未来生活的不顺利,而行善则会留下良好的业力种子影响未来的生活,从而使生活更加美满。因为这种因果思想,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实际是佛教的价值观。
在善恶标准上,不以人主观定义的善恶为标准,而是以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为标准。
《增一阿含经》主要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经中也多处提示了“六度”、“三乘”等大乘菩萨道思想。作为小乘基本经典,此经的重点在说施戒涅
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
出自佛教基础经典《增一阿含经》,是北传四部阿含之一由东晋僧伽提婆译。
原文: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译文:当时大迦叶问阿难:“增一阿含是不是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是不是所有的法则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阿难说:“是啊是啊,增一阿含一句话里面,就产生了三十七种品质和其他法则。”迦叶问:“是哪一句呢?”尊者阿难便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苻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兜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743a301e045797c1e1d3078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