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什么意思?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第三章)(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患者不可改变。)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二章)(孔子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染不同而相距远了。)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季氏》第九章)(孔子说:生下来就有知识,是上等;经过学习而有知识,是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这样的百姓就是下等的了。)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历来有不同解释。
一种是《汉书古今人表》的解释:“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知;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这个解释是指人的品质和行为而言的,是说“上知”是做好事而不会做坏事的人,“下愚”是做坏事而不会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会变化。
第二种解释是清人孙星衍《问字堂集》的解释,认为孔子这话是指人的知识而言:“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上知”是生下来就有超人的智慧,“下愚”是无知又不肯学习的人。当然超人为上,无知而不学的人为下。
第三种解释见宋人朱熹《章句集注》,他认为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二章可以合为一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于环境的熏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识、才智、品质的差异。“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学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怙恶不悛。我们用现代的事打比方,譬如有些罪犯一次、二次、三次进监狱,屡教不改,放出来又犯罪,确实有“下愚不移”这一类人。
第四种是现代反孔派的新解,他们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大骂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吹捧贵族阶级是“上知”;诬蔑劳动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贵族阶级统治天生是“下愚”的劳动人民,而且永远不会改变。这种荒谬的解释,曾经盛行一时。
那么,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解释呢?(这里有问号)我们不能孤立地看一句话,要看看孔子对这个问题还说了些什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他的整个意见和思想。
“知”这个字,在《论语》中用了116次,其中89次作动词用,是“知道”、“晓得”的意思;27次作名词用,是“知识”、“智慧”的意思,可以作“智”的通假字。在“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一句,“知”可以作“智”。孔子把人的知识、智慧来表示人的素质。联系上面引录的《季氏》篇第九章,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超人的知识、智慧,素质当然是最高的了,即“上”。这种人实际上是没有的,那时的人却认为有,以为“圣人”就是“生而知之”,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但孔子认为他敬佩的古人是“圣人”。自觉地努力学习达到学而知之,比“圣人”差一点;在艰难困苦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而去学习,当然又差一等;处境艰困仍不肯学习,这样的人就只有永远素质低下了,这就是“下愚”而“不移”。
孔子在《季氏》第九章这句话,说的是“民斯为下”。“民”这个字在《论语》中一共用了48次,其中42次的用法都是指当时的老百姓,另外6次的用法与广义的“人”相似。当时社会中的一般百姓,处境艰难困苦,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大多处于知识愚昧的落后状况,所以孔子说这些人就处于社会的下层。这句话反映的是当时存在的一种实际情况,指的是不受教育,知识、智慧、素质低下的一般百姓中一些人。20世纪前期的鲁迅,在他的名著《呐喊》中仍着重提出对被愚昧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的问题,至今我们仍然要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如果永远不学习就会永远愚昧落后,这样说,并没有错误。
这样来讲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原本并不是一个政治命题,而属于孔子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其本意是强调学习的重要,鼓励人们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开发智慧,修养高尚的品格,提高自身的素质。
孔子所以创办平民学校,正是要使平民由“愚”变为“智”。“愚”和“智”是可以改变的,“困而不学”才是“下愚”而“不移”的。你不肯学习,就素质低下永远处于愚昧落后状态了。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69b1cc3fdcaec8982fc1a58e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