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有趣

我想,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包括“捧着睾丸过河的领导人”(李敖厦大演讲语),谁都不想一天绷着个脸,这样连自己看久了都会变得哀愁。但我们现在的社会显然有趣的东西实在太少,影视作品都被有计划地修正为讴歌的马屁,看得人起三层鸡皮,综艺节目一贯的浅薄(因为不能深刻)。浅薄还算对你客气的了,那几个相亲节目简直能把你恶心死。不过幸好我从小就不爱看电视,除了《动物世界》。赵忠祥的解说在国内算是绝顶的一流,声音也好听。此外还有解说《国宝档案》那位叫什么宏的主持,声线也是迷死人。以前倒也爱看纪连海讲的《百家讲堂》。前期的百家讲坛作的还不错,刘心武易中天等请上去,这些人都有真才实料,所以讲得精彩。纪连海则以幽默取胜,讲得像相声一样搞笑。后来换了拔人,没啥看头了,冗长乏味,还不如我自己啃死书。至于相声小品,本来是幽默的东西,但非得加入点宏扬真善美的内涵,搞得不伦不类。 再说到书本杂志,号称当代中国文坛第一人的余秋雨,除了早期的诸如《文化苦旅》等比较值得一读,其他都是臭狗屎。还弄了个假捐书的闹剧出来,被网友恶搞,和周正龙一起,弄出来两个网络新成词,“秋雨捐书”、“正龙拍虎”,写十本《文化苦旅》都洗不清这污名。在中国还活着的作家里,除了李敖、王朔,其他人我只不全面地看过点李锐、余华、莫言、贾平凹的小说了,还有些杂七杂八写书的,提都懒得提,还不如看我自己写的过瘾。 贾平凹的小说也有个别出彩的地方,但总体上风格还是中国文人一贯的沉闷,看起来很无趣。散文就更难看了。我有点想不明白,中国的文人总喜欢强调自己淡薄的一面,在作品中无处不在地强加入这一点,看得人一点都不振奋。我喜欢有趣的东西和文字,充满想像力的,喜欢看我想不到的见解和创意。如果我都能想到,那我必然对别人的没有兴趣。就如我有一根鸡巴,我必然对别人的鸡巴没有兴趣。除非我是个基佬。 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有趣的文字,《酉阳杂俎》《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儒林外史》等等,里面记的有些小故事就很有趣味,还有些志怪小说,高僧传列仙传封神榜等等,也有精妙得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诗经》里也有很多生动之处,比如《国风・郑风・褰裳》里的: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意思是说:你要是想我,就提起裤子跨过溱河来找我。你要是不想我,你以为就没有别人想我了吗。你小子别那么嚣张。李敖解释得更精彩一点,他认为“且”在古代是表示男性生殖器的,所以“狂童之狂也且”他的解释是“小子你狂什么狂啊,你个傻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3402d386436beb8090af6077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