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 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至高至难的地方冲击,才能够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发起挑战,才能够达到最远的目标。意思就是,一个人敢于挖掘潜力,挑战极限,就能超越自我。
出自苏轼《思治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这句话的出处:苏轼的文章《思治论》。
原文如下:
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 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 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 复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苟立而成矣。 
今世有三患而终莫能去,其所从起者,则五六十年矣。自宫室祷祠之役兴,
钱币茶盐之法坏,加之以师旅,而天下常患无财。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 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丰财者,不可胜数矣,而财终不可丰。自澶渊之 役,北虏虽求和,而终不得其要领,其后重之以西羌之变,而边陲不宁,二国益 骄。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而天下常患无兵。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 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强兵者,不可胜数矣,而兵终不可强。自选举之 格严,而吏拘于法,不志于功名;考功课吏之法坏,而贤者无所劝,不肖者无所 惧,而天下常患无吏。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 以求择吏者,不可胜数矣,而吏终不可择。财之不可丰,兵之不可强,吏之不可 择,是岂真不可耶?故曰:“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 立也。
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 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以为理之必然,如炊 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
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 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子产以为不思而行,与凡行而出于 思之外者,如农之无畔也,其始虽勤,而终必弃之。今夫富人之营宫室也,必先 料其赀财之丰约,以制宫室之大小,既内决于心,然后择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 必告之曰:“吾将为屋若干,度用材几何?役夫几人?几日而成?土石材苇,吾 于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材役夫若干,某 日而成。”主人率以听焉。及期而成,既成而不失当,则规摹之先定也。
今治天下则不然。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而人各有心。好大者欲王, 好权者欲霸,而偷者欲休息。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 急。民不知其所适从也。及其发一政,则曰姑试行之而已,其济与否,固未可知 也。前之政未见其利害,而后之政复发矣。凡今之所谓新政者,听其始之议论, 岂不甚美而可乐哉。然而布出于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终。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 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故万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废者有之矣;百世之 患,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所用之人无常责,而所发之政无成效。此犹适千里 不斋粮而假丐于涂人;治病不知其所当用之药,而百药皆试,以侥幸于一物之中。 欲三患之去,不可得也。
昔者太公治齐,周公治鲁,至于数十世之后,子孙之强弱,风俗之好恶,皆 可得而逆知之。何者?其所施专一,则其势固有以使之也。管仲相桓公,自始为 政而至于霸,其所施设,皆有方法。及其成功,皆知其所以然,至今可覆也。咎 犯之在晋,范蠡之在越,文公、勾践尝欲用其民,而二臣皆以为未可,及其以为 可用也,则破楚灭吴,如寄诸其邻而取之。此无他,见之明而策之熟也。
夫今之世,亦与明者熟策之而已。士争言曰:如是而财可丰,如是而兵可强, 如是而吏可择。吾从其可行者而规摹之,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日夜 以求合于其所规摹之内,而无务出于其所规摹之外。其人专,其政一,然而不成 者,未之有也。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 下之大事也。夫以天下之大事,而有一人焉,独擅而兼言之,则其所以治此三者 之术,其得失固未可知也。虽不可知,而此三者决不可不治者可知也。
是故不可以无术。其术非难知而难听,非难听而难行,非难行而难收。孔子 曰:成。”使好谋而不成,不如无谋。盖世有好剑者,聚天下之良金, 铸之三年而成,以为吾剑天下莫敌也,剑成而狼戾缺折不可用。何者?是知铸而 不知收也。今世之举事者,虽其甚小,而欲成之者常不过数人,欲坏之者常不可 胜数。可成之功常难形,若不可成之状常先见。上之人方且眩瞀而不自信,又何 暇及于收哉!
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且非特圣人而已。商君之 变秦法也,撄万人之怒,排举国之说,势如此其逆也。苏秦之为从也,合天下之 异以为同,联六姓之疏以为亲,计如此其迂也。淮阴侯请于高帝,求三万人,愿 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而西会于荥阳。耿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 意思是:向最难处进发,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在对《思治论》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了解之后,再具体来到“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它见于文章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其完整的语句是:“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
意思是:古代那些成功的人,他们能向最难处进发,追求最远大的目标,靠的是什么呢?苏轼的回答是:“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意思是在目的已经明晰、规划已经周详的情况下,政策就应当得到坚定不移的执行,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够获得成功。
举例描述:
为了说明这一点,苏轼举了一些历史上成大事者的例子。比如商鞅。商鞅当初在秦国变法,别的不说,以其中的两项而言,比如废掉原来的世卿世禄,改为按军功授爵;比如剥夺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
改由政府派出的官僚进行管理,这就动了多少老贵族的利益,遭致了多少人的刻骨仇恨和坚决反对啊!
但商鞅一旦谋划已定,便抱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直面所有阻力,不再有任何的逡巡与退缩,甚至太子触犯法令,商鞅也毫不犹豫地惩处了太子的老师,使得变法得到了很好的施行。这就叫“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以上内容参考:共产党员网-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1a1b9b43853e74123ff2f389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