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老人去世都能称之为“喜丧”,怎样才算“喜...

在儒家文化中,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古稀,这些对应的岁数称呼在中国的文化中都是有特别的意义的,七十古稀之年了,那往后呢,八十在古代已经很罕见了,是属于高寿人群,也就是其实其人生的圆满了,所以这个岁数的人去世了,举办的葬礼就是叫做“喜丧”。
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因为医疗水平古代是没有能够比较的,所以“喜丧”的事情并不少见,一些农村,家里老人去世的话,村里人都会用“喜丧”来安慰其家人,就是说老人这个年纪走了其实已经享完人间的福气了,走的时候没有受罪,很安详,并不算丧事,是“喜丧”。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并不是什么丧事都可以被称为“喜丧”的,首先要满足岁数的要求,而且在生的时候都是享福的老人,最后还有就是寿寝正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死亡、无疾而终,老死的,这样的才算得是是“喜丧”。也就是说逝者必须福、寿兼备,即全福、全寿、全终,人生完满了。虽说人们在办理“喜丧”的时候,一些看似“喜庆”的仪式会让人们不习惯,但是这种所谓的“喜庆”之中却深藏着家人的悲伤,以及对逝者尊重和悼念。
“喜丧”的说法还要源于庄子,根据的记载,当时庄子的老婆死了,惠子当时过来吊唁,却看见庄子在哪里敲着瓦,唱着歌。就怒问他,难道你死了妻子就不伤心难过,还在这里唱歌作乐。庄子却说出了人的出生和死亡就是生命的循环,天道的循环,四季的更替,而且人去世的时候是安稳的,沉睡于天地之间,这是天道的安排,我们不应该是为其伤心哭泣的。
现在一些高龄老人死去的时候,一些亲朋好友都会安慰家人,老人属于高龄,是喜丧,不要过于悲伤,但其实并不是所有老人的死都应该称之为喜丧。
喜丧必须得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老人的家族成员必须非常多,更应达到四世同堂这种说法,而且在四世同堂里面老人的辈分是最高的。现在有些老人,家里只有几个子女,虽然有些子女已经成婚,但没有生下小孩,那么这种老人的过世也不能称之为喜丧。从前的医疗技术比较落后,而且生活条件不好,大多数老人只能活到五六十岁,能活到七八十岁的还是非常少的。
所以喜丧其实对于年龄也是有限制的,喜丧年龄必须在古稀以上。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提高,活到80岁以上的老人还是非常多的,所以也有些人说喜丧的年龄必须要过百岁,其实这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只要年龄过了80岁以上的都算。
另外老人在死之前没有任何疾病产生,也没有任何忧心的事情,完全是油尽灯枯,属于自然规律的死亡,那么就是喜丧。喜丧是对老人离世的一种尊敬,所以在老人去世之后,在丧礼上也是不能出现哭泣声音的,因为寿终正寝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其实真正符合以上这几点的人还是非常少的,不是没有达到四世同堂这个标准,要么就是年龄达不到,要么就是因为疾病去世。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15838236a3de840b59fc16ac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