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渊明赏菊作诗、隐居遁世的文章

一、写李清照的乍暖还寒的时候,凭着史册上残存的注释,我把你读成西风中一株黄花的模样,你的客船远航千年,却早已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迟到的我,手捏一张过期的船票,在摆渡的口岸守望。今夜,南北少年飞扬的心灵暂离多愁的躯壳而跨越历史的天海云波。 在秋水会睁的花季,你着紫衫蓝裙,在紫丁花前荡秋千,正香汗淋漓呢!风流倜傥的赵公子摇扇而来,于是,天上的朝霞立即把你的香腮染成娇艳的桃红。你“心如惊鹿,含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桃嗅”。 请原谅我偷看了你上锁的心事,但后人已确实领略了你当时心跳的感觉。在你哀愁的一生中,少许的欢乐只是悠长悲歌主曲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仔细回味你后半生最好的慰藉,你本过着踏雪寻梅、采茶自煎的宁静生活,自从金人挥师南下之后。离人便如哀鸿四散。从此,你浅浅低吟的只是些伤心的句子。在溪亭日暮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些兴致便成为美好的回忆。 数点笛声,把你梅心惊破,浓愁吹动,萧萧疏雨,又催下你千行热泪。赵郎人去楼空,肝肠寸断与天下谁同?你恨天恨地,茫茫天地,谁是知己?生生死死与谁相依?旧时的天空,你着旧罗衫,只有一腔情怀大异于旧时呵! 楚楚可怜的你学会了饮酒,完全是为了消解千古忧愁。但你却忽略了借酒消愁愁更愁。在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点点滴滴反衬出你的孤寂。这心情,三杯两盏淡酒又有何用?!孤灯相伴直到夜已深深。香炉里,香料早已燃尽,一屋子静悄悄,空荡荡。惟有楼前流水淙淙声响,念你终日凝眸,但在凝眸处又添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新愁。 一剪梅花,绽放在阴晦的冬季。北燕南飞之后,月满西楼。山花开败了,随无情水东流。你轻解罗衫独上兰舟,用哀怨的眼睛仰望,云中谁寄来一页锦书?可望断肝肠也总是一春鱼雁,无消息,愁绪才下眉头又堆上心头。泪水洗掉了脂粉。你缓缓走过小重山,千万遍地唱蝶恋花,“易安,时空横阻,我半方揩泪的素绢无法寄达,空留你夜雨剪刀花!!” 你三面临水的住所竹墙瓦顶,又是秋色又是寂寞的时令,庭院萧条更兼斜风细雨。种种天气令你烦恼,天黑盼天亮,天亮盼天黑,只有你才知道夜有多长。用破一身心所成的诗赋,皆因万千征鸿尽而独自收藏。你更加憔悴了,青丝冷霜,怕在夜间出,只躲在帘儿底下,倾听他人的欢声笑语。 曾记否?早年元宵佳节,正是融和天气。中州盛日,你闺门外停放着香车一样的热闹。如今这样凄凉,影悄悄月依依,人在何处?永夜恹恹难忘可。一个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怎的不凄凄惨惨戚戚! 千年以后,海棠花依旧开得绿肥红瘦,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拾起人间你留下的唱词,我感动得欲雨泪先流了。而今天,我虽然把你读成凄苦的模样,但我又怎么能诠释你那颗饱浸血泪、千疮百孔的心!守望地等待你,必会让岁月的风霜染黑发。而悲欢离合所造成的伤口,飞针的巧手又怎能缝合?但我仍甘愿化作一只啼泣的高原鸟,飞落于你雕花的窗台上,聆听你让人低吟让人感动的诗词,苦苦盼守你摇摆不定的归期!二、写林黛玉的该死的林黛玉 ――误入大观园之我见“黛玉之死” 我爱《红楼梦》,痴狂邻人闻。十岁入园去,一梦到如今。 曹公花十年时间为我们做了一场《红楼梦》,我用等量的时间啃下了《石头记》。十年时光,恍然若梦,弹指即逝。只是紧抱着《红楼梦》的我抱出了些须心得,没见过名家大言,更没见过“脂批”,所以我也不知道这心得是正是误。大家权且当“贾语”、“误解”来看罢。 误入大观园,误读《红楼梦》…… 啃了十年的《石头》是一百二十回的曹高合著本。前八十回的曹公原著其妙自不必多言,且说这高氏续本。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就艺术手法还是前后衔接而言,高氏续本最精华的部分应是“黛玉之死”――如曹公所写的“元春省亲”前的“秦钟之死”,如省亲中的合家泣涕――以喜衬悲到了极至。特别是在宝玉成婚的那一刻,在合家喜庆中,黛玉留下的那句未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这“好”字的后面是什么呢?是“好好过”?是“好狠”?是“好自为之”?乍一看,都是;细一想,又都不是。想来,此刻的黛玉对宝玉该是又恨又爱的。恨他,是今日的糊涂、是今日的背叛;爱他,是素日的情分终不能相忘。高鹗的一个未完的“好”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黛玉临死时的复杂情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读到此处,我更深刻觉得: 林黛玉该死! 宝玉、宝钗二人天赐的“金玉良缘”理应美满,只叹多出了一株绛珠草来搅和。来搅和还不算,竟拉着老太太一起搅。请看六十六回的开头,兴儿(贾琏小厮)给尤氏姊妹介绍贾府中的一段话:“只是他(指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口,那是再无不准的了,”看看,贾母的意思明显到连一个寻常家人都看得出来! 就算家人的话不大可信,那么凤姐呢?凤姐可是荣、宁两府里第一机灵人,把贾母的心摸了个透亮。凤姐也不只一次地“明示”了贾母的意思。二十五回中间,他们姐弟中邪前,凤姐在宝玉房里同黛玉开玩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又指着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不只这个,五十无回里,凤姐和平儿估算园里人的终身大事的花费时,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再者,从私人感情出发,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母岂有不偏爱之理?有好的,自然要留给她。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二者结合,亲上加亲的好处自不必述,旁的好处也不少。一者两人自幼感情深厚与别个不同,结了亲,往后的日子自是更加和睦。二者,黛玉自幼失孤,倘使嫁去别家,贾母百年后,恐给别人欺负了去。嫁与宝玉就不同了,又是娘家又是婆家的,谁敢欺负“宝二奶奶”?贾母百年之后,见了贾敏,也可以让贾敏安心。三者,这林黛玉的容貌、才情更是一绝,大处的为人做人也上配人疼的。总此三者,贾母字上愿意黛玉嫁宝玉的。 但是,曹公不想黛玉嫁宝玉。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里,曹公让宝钗而不是黛玉绣鸳鸯,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他要让宝钗嫁宝玉。林黛玉不死,宝钗怎么嫁宝玉? 林黛玉该死! 《红楼梦》看了这么久,越看越觉得宝玉身边的丫鬟里有一位“林妹妹”――晴雯。七十四回里王夫人描述晴雯时就说了:“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而且,放眼大观园,胆敢与宝二爷弄性子的,也只有黛玉、晴雯了,象“绞穗”、“撕扇”一类的事,也只有她们会做的。再来,宝玉干的一系列“坏事”(如:读《西厢》,写大字哄骗贾政,甚至是最后抄检大观园的幌子――宝玉夜遇黑影,贾母要查赌)都有她们的身影。晴雯死后,宝玉还为她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大家细想想,怡红院夜宴上,是谁拈到了芙蓉签?不是林黛玉,却是哪个? 晴雯这位丫鬟群里的林妹妹结局如何?也只能“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晴雯都死了,林黛玉自然也留不了多久。 林黛玉该死! 四十九回的中间偏后部分,林黛玉对宝玉说的两句话更显得她大限将至――“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绛珠草是来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的,是来“还泪”的!“泪”已尽,该回太虚幻境了…… 林黛玉该死! 林黛玉孤高,林黛玉娇弱,林带鱼乖僻,在贾府的庇护下,尚且过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贾府败落后,林姑娘又该何去何从?我想,以曹公对黛玉的爱惜,必定不会让她沦落到被作践成“蒲柳”的。所以她应登仙而去。在贾府衰败之前,她就应回去了。 林黛玉该死!但林黛玉不该这么死!林黛玉不该如高鹗所述那般孤独离世,生前身后凄惨悲凉――贾母不问,众人不管,连她自幼随身的丫鬟雪雁都冷淡了她,末了末了,居然连宝玉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甚至,可以说是贾府众逼死了她!她与宝玉之间的暗香浮动,众人岂会不知?即使有不知道的,袭人也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让宝玉娶宝瘥就是在要林黛玉的性命呀。众人这是在用林黛玉的性命去换贾宝玉的神智呀!这么做的,还不是她的敌人,是她的亲外婆、亲舅妈!贾府人再无情、再冷酷也不至于把自己的亲外孙女、亲外甥女往死路上逼!况且这么做,还不一定能换回宝玉的神智,还可能把宝玉的命也搭上! 林黛玉的生命纵然是一场悲剧,黛玉纵然命薄如纸,她幼年失孤,还会早夭,也够惨的了,再添上一层“亲离”,对她会不会太残忍了呢? 林黛玉还是该死的!她应该死在“金玉良缘”之前,死在贾府败落之前。这位绝尘的女子应该这么死: 在一场妖异的兆头(或园子内奇花异草一夜凋零,或沁芳断流、凹晶干涸,或是别的什么)之后,在一个东风和煦的日子里,在众人(至少有宝玉、宝钗、紫鹃、雪雁)的环绕中,翩然逝去。临终前的黛玉不是绝望无助的,她只是放心不下“要做和尚去”的宝玉, 她把宝玉托付给了宝钗,促成了她以前最恨的“金玉良姻”,带着无奈、带着不舍,咽了气…… 我觉得,四十二回里“衡芜君兰言解疑癖”让黛玉、宝钗的关系转暖、亲密,为的便是后来黛玉的“临终托玉”。再回过头来,看五十八回末尾,宝玉由芳官嘴里听得藕官一席暗合他意的“疯语”、“呆话”――“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请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而不安了。”想来便是曹公为后来宝玉在黛玉逝去后娶宝钗,预设下的埋伏。注:作者尤心三、陆游梅香如故――关于陆游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曲《咏梅》吟断了古今多少文人骚客的情思。一片开阔的雪地,乱红飞舞,伴着雪片,和着萧声,一老者霜髯白发,满目忧郁与愤懑,质问苍穹。寒流为之凝香,天地为之动容。 这老者,便是诗人陆游。我一直认为,陆游是中华民族一个大大的英雄。但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过于狭隘,总把英雄的身影笼罩到金戈铁马,黄沙飞扬的沙场。确实,就连陆游本人也不曾觉得他是个英雄,要不,他怎会发出“一事无成两鬓霜”的哀叹呢?时代毕竟是暂时,而历史终究是无尽的永恒。被时代所遗忘与埋没的英雄必定会得到历史的理解。尽管诗人的一生自悲剧始,以悲剧终,但这悲情正是他英雄魅力之所在!英雄,终归是英雄!二伟大的诗人诞生于没落的国度,不幸的时代。幼年的陆游,便随家人四处逃难“避胡兵”。颠沛流离的生活,奠基了他一颗恒定不移的爱国抗金之心。二十九岁那年,即公元1154年,意气风发的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才华横溢的文章,竟使考官不顾权倾朝野的奸相的孙子,将陆游排到第一名。这并非幸事,而是悲剧的序幕。“我堂堂秦桧,权覆天下,竟让你陆游占了我孙儿的位子,等着吧!”于是乎,陆游生活在秦桧的魅影下,倍受压抑,满腹才华无以挥洒,一腔豪情无从迸发。这,无异于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哀,更是大宋王朝的悲哀。一个腐落至此的王朝,大概没有什么希望了……三乌云散尽,冷雨又至。秦桧死了。这对陆游来说,应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终于踏上了仕途,可以追逐他儿时的梦了。但黑夜不是寥寥几颗星就可以点亮的。当时,主和派把持朝政。这帮膝盖跪软的人,提起金国便两腿打颤,更别谈什么“抗金”了。陆游恐怕天生就是悲剧的主角。他浴血沙场的梦依旧难圆。倍受排挤的他不得不罢官隐居。他的《豆叶黄》最能反映当时的心境:“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我想,陆游就是一个行将没落王朝的受害者。这个末路王朝 没有希望,没有明天,有的只是若干仁人志士的赤胆忠心来捍卫风雨飘摇的政权。像陆游,他从未想过那是个无可救药的王朝。尽管不时哀叹几声,发发牢骚,却总不肯忘记“手枭逆贼清旧京”;尽管清楚的看到“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却仍对腐朽的朝廷充满幻想,惹得一生痛楚。原来,陆游的悲剧竟源于自己的执著!四陆游决不是个称职的隐者。1170年,他又耐不住性子,出山了。而后的二十年,几迁几谪,有光荣,有梦想,有失望,有惆怅,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诗人自己品得出来。他的执著,注定了他不被时代所理解的命运;他那些极富战斗性的诗篇,深为权贵所嫉恨。二十余年,再锋利的刀刃也会磨钝。诗人老了,带着疲惫的身心,带着华发苍鬓,再度隐居山阴。这一隐,便一隐至终。其实,他的“隐”又何曾忘了“显”?这心志,即使在他生命最后一刻也未曾遗弃。还记得那首哀感顽艳的绝笔《示儿》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充斥着血汗的字里行间,为诗人的悲剧划了个不圆满的句号┄┄五九百年转瞬即逝,中华民族仍然繁衍不息。昔日的胡人,今朝已是中华版图的有机组成了。不知陆游见状会如何感想,或许会热泪湿襟吧。但不管哪朝哪代,中华民族是少不得陆游这样的英雄的。他不是为己而生,而是为整个民族而生,是中华民族之真正脊梁!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使他更加健壮,而不是将其摧折――一个民族,禁不起这样的折磨!只有挺起脊梁的民族,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文末,我们再来品鉴一下诗人的《卜算子.咏梅》以明其心志,励以前行吧!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朋友,品到点点流芳千年的馨香了么?四、李白关于李白的一些 【关于行走】 “行走”在如今说来已经成了一个很文艺很小资的词。然而在李白的时代,行走漂泊,总是跟落魄推不开干系。贬官才会去边疆,流民才会离家乡,况当时大唐盛世,谁愿意离开繁荣的长安而去那些山水险恶之地呢? 李白却是不一样的。骨子里刻着动荡,宿命中写着流离。李白的行走,应从他的性格说起。 他拥有极端的自信。他也曾渴求功名,写信给韩朝宗以期引荐,笔墨中隐藏不住气焰嚣张。“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那些“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们会怎么想呢?惯于中庸思想的他们,容不下这豪放的李白。李白在政治上不受重视,恐怕跟权贵们看不惯他有很大关系。仕途受阻,李白选择了离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那是因为这死板的世界不适合他。那么,就走吧。“行路难,归去来”。李白离开了常规世界,开始他无尽的旅途。 【关于别离】 李白的诗中,最多是送别,行乐和孤独。即便那些写女子的诗,她们也多是在等待和期盼中。这恐怕是因李白自身漂泊的经历,及他重情义的性格,才使他表现了如此多的离愁别绪。 别离,是伤感的。于是李白便主张“行乐须及春”,趁着好时光尽兴游乐吧,以免过后留下的只有伤感。然而无论醒时如何交欢,醉后仍要各自分散。李白开始慨叹光阴易逝,那使得“朝为青丝暮成雪”的,正是见证了百代过客的时光。浮生若梦,为欢苦短,最终一切消逝。众鸟高飞,孤云独去,只有敬亭山留下来,与他“相看两不厌”。 李白的行走带来了别离,别离带来了行乐思想。 而最终这不过只是孤独。 【关于故乡】 故乡何处?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便是他的“低头思故乡”,然而李白,真的有故乡么?生于西域,幼年随父东迁,二十即远游,足迹遍布神州;曾于长安供职,后又被贬,途中遇赦。对这样的李白来说,哪有什么故乡的概念?李白自己也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个李白,他低头而思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址,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故乡是他曾行走的每一寸土,喝过的每一杯酒,作过的每一首诗…… 而最终李白抱月而眠,沉醉湖底。他回到故乡了吧?五、陶渊明自然与美――论陶渊明的散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我们所熟识的是其高尚的人格精神和清新怡然的田园诗句。然其成就却不仅仅在于此,在辞赋散文方面,他也能够卓然一家、别具风格。那么他的散文又是怎样的呢?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和精神世界呢?崇尚自然崇尚自然不仅仅在陶渊明的诗句中有所体现,在其散文中也同样体现了出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个“自然”是老庄所谓的“自然”――非认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陶渊明在其散文中无不渗透了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的思想,从而使其散文在抒发追求自然本真方面比前人更胜一筹。隐士形象陶渊明于《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以简洁流畅的笔墨,塑造了一个超脱俗世、清高怡然的隐士形象。虽然不是"自传",却是他心灵的画像,从而为后世的士大夫提供了一个寄托理想的人物典型。但是通过我们细观其文章的脉络,不难看出《五柳先生传》以文的实质――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他的自画像――隐士。回归自我《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一篇由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从此,陶渊明踏上了“把酒话桑麻”和“采菊东篱下”的、贴近自然的、回归自我的田园生活。而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这篇《归去来兮辞》来抒发。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品酒中人生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爱酒者多有,但大多的是借酒消愁,宣泄个人的情感。当然也有少数的文人,能于酒中写出篇篇佳句。而真正能从酒中品味出自然与人生的真谛,构筑一种物我两忘的,首推陶渊明,这在其散文中都有所体现,于人生的追求上更多了一层意境,值得我们去揣摩。人与自然的统一在陶渊明的散文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构筑作品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桃花源记》一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有着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是陶渊明“归于自然”观念的体现。反观以上对陶渊明散文的看法和当今社会散文发展的状态,我们不免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的散文向何处提升呢?贾平凹先生于1992年提出了“大散文”的主张,提倡散文写大境界、大气魄,追求一种雄沉、博大的感情,拓宽写作的领域和范围,并且视一切文章为散文。这些从陶渊明的散文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影子,相信认真地细读陶渊明的散文,一定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这些都是陶渊明隐居写的诗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隐居写文章《五柳先生传》也是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0f4bec6468ef1ea2cb628dcd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