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暗藏的杀机,你还甘之如饴

发布时间:2015-09-24    文章标签: 网摘 思考     浏览:882
一个人一定要将力量用在修炼自己手艺的地方,一定要向着不可被机器替代,不可被他人取代的方向使劲儿。
你知道吗?要不了十年,你走在大街上,看见前边女生的裙子很漂亮,只需拿出手机过一下,同样款式的新裙子就到你的衣橱里了,你卡里的钱也划走了。消费将变成一件无比容易的事,容易到你可能模糊掉金钱的概念。但这一点儿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会模糊掉时间的概念。
当你的手机弹出一条推送消息的时候,无论你是点开它,还是点掉它,一秒钟的时间都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我做的工作,暗藏着无限杀机——取一个耸动的标题,引诱你把这篇文章点开。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忠厚老实的,因为我告诉你了。虽然这有违职业操守,但不愧业界良心。你知道吗?一款流畅无比的手机,一款炫目新潮的APP,都在引诱你把时间耗费在这上面。如果你没有和这种引诱相抗衡的警觉,生命就会在暗中被蚕食。像虫子咀木头,一点一点,成了碎屑。
这个世界暗藏的杀机,你还甘之如饴
不久前,我看到个投票。问什么样的人最难在互联网时代存活。得票最高的是:固守一种技能不改变的人。这恰恰和我的认识相悖。我总觉得,固守一种技能才是在互联网时代存活的好本事。比如做包子。两千年前你会做包子,就可以一辈子不挨饿。互联网时代怎么了,照样吃包子。
所以,不要被“互联网”三个字迷惑,真正可能挨饿的,不是做包子的,倒是像我这样码字的。装一点的说法是撰稿人。因为做包子很容易做成手艺,但撰稿很难撰成手艺。你大概还不知道,目前,已经有机器人可以写出标准化的新闻稿、鸡汤文、玄幻小说。而且机器人正将能码字的疆域大面积铺开。只需不到0.1秒的时间,就能从互联网上抓取数以万计的信息,整合出一篇完美的、无瑕疵的文字。糙吗?也许不够精细,但你未必能感觉出来。
试想一下,你现在看到的这篇稿子,署名“凤凰新闻客户端撰稿人王路”的稿子,其实不是王路写的,而是电脑在0.1秒不到的时间里自动生成的。你会不会毛骨悚然,会不会愤然拍案?但事实是,就在两个月前(编者注:2014年),英国雷丁大学发布消息,计算机首次通过了图灵测试——成功地冒充一个13岁的男孩,让裁判无法分辨出它是机器人。当然,计算机要冒充王路可能尚需一段时间来练习卖萌的技巧,但也为时不远了。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写稿子了,因为我花再多精力写出来的稿子,只消一台中等配置的电脑,在不到半分钟之内就能完成。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要和时间赛跑,和技术赛跑。人固有一死,或死于装逼,或死于卖萌。但装逼和卖萌都是有益的,都是有可能变成一门手艺的——卖得一手好萌的文字要比日报的社评更难被计算机模仿。因为这个缘故,一个人一定要将力量用在修炼自己手艺的地方。一定要向着不可被机器替代,不可被他人取代的方向使劲儿。
这里,我要引用两个和尚一穷一富去南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了。富和尚说,我要准备准备粮草,穷和尚说,我现在就化缘去。一年后,穷和尚化缘到南海,发现富和尚已经在那里了。富和尚说,我昨天坐飞机来的。
你应该相信我这个版本,这是符合21世纪逻辑的版本。照搬原文,会死得很惨。
读一个故事,重点不在获悉全部的事实和细节,而在于最终能抛开故事本身,抓住它的灵魂。史上业已发生的故事,不可能再发生了。但故事的灵魂一直都在,它钻进无限个躯壳中,形成一个个新的故事。这就是新闻。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有对待新闻的不同态度
有个很拉风的新媒体,号称要做新闻和思想的平台。这让我觉得很有勇气。在我的理解范畴里,新闻和思想是没法共存的。新闻里边,不可能有思想在。新闻的标志是时效性。但两天就过期的思想只能叫想法。
一百年来,政论写得最好的那个人,叫梁启超。梁启超是个卓越的天才,学什么会什么,但他没有思想。正因为哪一家的思想他都懂,都了解,他一直没有自己的思想。而他的老师康有为,则是一个大思想家。不是我在黑梁启超,相反,我很崇敬任公。但这种崇敬是无法言诠的。今天,我想找梁启超的时评来拜读,发现很难找得到了。但他无关时评的着作,差不多都还在。
这再一次让我惊惧。因为我不知道,我写的这些专栏文字,一年之后还在不在,十年之后还在不在。再远,我就不敢想了。我想,任何一个人,在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的时候,都应该考虑一下,十年之后的世界,会不会因为你此刻的工作,而有那么一点点的改变。今天你周围的人,会不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有那么一点点的改变。
假如你是个做包子的手艺人,就会。你的街坊邻居可以在这个晚上就吃到你的包子。假如你不是手艺人,你的馒头是机器蒸出来的,就不会。
我因此觉得,一个人要足够地开放,同时也要足够地保守。开放到不拒绝去理解任何新的东西,保守到不轻易去因任何新的东西而放弃自己的手艺。在手艺上,要坚决做个顽固派。时间会将很多无价值的东西形成价值,也会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瓦解成无价值。而顽固派要做的就是,往下深挖一厘米,这样,就有可能在和时间的抗衡中多坚持一百年。(本文作者凤凰新闻客户端撰稿人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tweet/458 [复制]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