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你好

发布时间:2017-02-05    文章标签:    浏览:650

写在除夕前夜

张志勇

      11日早晨8点,到了我们平日用早餐的时候了,可是过去早已明亮的餐厅仍然暗暗的,没有一点让我们用早餐的样子。后来,才知道,昨天晚上答应为我们准备早餐的女孩回家过年去了。想想也是,都是大年28了,我和上海市教委的张民选主任相视一笑:我们真的该回去了!

      原来昨天回到济南,今天就想着能早点回家,去看看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老父亲。可是,老天不允许,前几天下的积雪,加上低温,导致许多高速路关闭,只好明天再上路了。

      忙忙碌碌的时候,人并不觉得什么,身体也好好的,精神头也足足的。可这些忙碌的日子一旦停下来,什么毛病都来了,身体特别疲乏,心中也漫无边际的漂出许多思绪。

      看了会电视,帮助家人收拾了一下明天回家的大大小小、杂七杂八的年礼,还是想坐在自己的写字台前写点东西。

      今年是虎年,尽管除夕都还没有到,可我那些心急的朋友们祝福的短信,已开始不断地挤进自己的手机。

按说,过年了,可以休息调整调整,可以与家人好好聊聊,可以与老人共享伦之乐,可以见到平日很难见到的亲朋好友……尽管有这么多“诱惑”,可心情就是提不起来。这到底为什么?

      春节,是什么样的节日?是我们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节日,最重要的时刻是除夕和初一。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坐在写字台前,想起回家,想起过年,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心思一旦聚焦到老娘身上,刚才还心绪不宁,可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古往今来,人们写春节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自己却特别喜欢唐朝孟浩然的《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我之所以喜欢这首诗,是因为老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一辈子与农田相厮守,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自己在上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浓浓的“农”字情结。这首诗,寄托着自己对农村的思念,对农民的忧思,对来年农民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喜欢它。

      想起母亲,就想起过年时她老人家当年忙碌的身影:蒸馒头、炸丸子、炸酥肉……。自从我来到省城工作、尤其老母亲有了孙子之后,盼望着过年,就成了母亲和孙子两个人的共同心愿。老母亲知道孩子就爱吃她老人家炸的酥肉,快到过年了时候,老母亲要专门到集市上买上好的猪肉,切成细细的肉条,和上上好的白面。春节前常常我和孩子一进门,就听到油锅“哧啦”、“哧啦”的声音。每每此时,儿子就兴奋地用呼喊着“奶奶、奶奶”,“我要吃酥肉……”这时,老娘总要高声吆喝着:“小三、小三,赶快给小耒端过去……”老母亲脸上漾出的笑容,我们兄弟三个似乎从来没有享受过。没有办法,谁让咱没有赶上好时候呢!

       回家过春节,儿子有儿子的嗜好,我也有自己想吃的好东西,那就是老母亲蒸的白面馒头、炸的丸子,特好吃。什么胶东大馒头,与老母亲蒸的白面馒头,相差何止千倍。今天想起来,嘴里还不由得要流口水。



本文链接:https://u1e.cn/tweet/10257 [复制]

猜你喜欢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