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 豪斯浩弗是谁


卡尔・豪斯浩弗生于1869年8月27日,少时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后加入帝国军队,官至少将。在这期间,他于1908-1911年出任了德国驻日使馆武官。也就于此间,他对地理和政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成为日本及东南亚地区问题的专家。一战后,又转至慕尼黑大学讲授地缘政治学与军事地理学,虽然此时他仍具有军人身份,但其气质却更像一名学者。[参见[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Wulf Schwarzwaller):《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Rudolf Hess―Der Stellvertreter),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在此期间,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作为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协作者的鲁道夫・赫斯(Rudolf Hess),并由于选课的原因而与之交往较多,遂成为好朋友。正是通过赫斯的引见,卡尔才逐渐认识了希特勒。然而卡尔对希特勒的最初印象并不好。在第一次谋面时,他恰好听到了希特勒的“演说”,但只用一种惊讶,甚至是有点轻蔑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人,并劝告赫斯最好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冷静的头脑”。<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76页。] 后来,当赫斯与希特勒走得很近时,据赫斯夫人伊尔莎说(又是卡尔):“这位将军用尽强制的或鼓励的种种方法,劝阻这位年轻的朋友同希特勒在一起。”<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78页。] 因为他觉得希特勒“只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而已”, <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78页。] 并无真才实学。1924年,赫斯由于自首而与希特勒一同被囚于兰茨贝格监狱。在此期间,卡尔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赫斯,而当时赫斯正在协助希特勒创作《我的奋斗》,因此这才与希特勒有了一些更多的交谈和讨论,[参见[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Wulf Schwarzwaller):《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Rudolf Hess―Der Stellvertreter),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页。] 虽然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否认希特勒可能是从这些谈论中得到了一些“灵感”,但他和卡尔的私人关系并不像外界所传闻的那样――成为了“挚友”。而到希特勒上台以后,虽然卡尔被任命为德国科学院的院长,也被希特勒吹嘘为“我最亲密的外交政策顾问”。<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170页。] 但事后的证明却并非如此:从殖民地问题到“东方政策”无一不显示出他和希特勒之间的巨大分歧,而1938年11月的那次令人“恐惧”的会谈[参见[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170页。] 则成为二者私人关系的“休止符”。其间的恐惧气氛和激烈摩擦使得这位地缘政治学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希特勒了。 德国地缘政治学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尔之子:奥尔布雷克特・豪斯浩弗。他与希特勒的关系则更糟。“他对纳粹的意识形态毫无热情,他从来就不是纳粹党的党员。当希特勒上台时,他甚至有移居国外的念头。”<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163页。] 在政治上,他似乎更倾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虽然后来,他也作为了第三帝国的对外政策的顾问,但他对德国民族社会主义仍持拒绝态度。从其遗留的书信来看,他主要是想通过赫斯,里宾特洛甫而影响到希特勒,但这无疑是徒劳的。在苏台德和捷克问题上,在对殖民地的问题上,希特勒所盼望的只是冲突和危机,而不是其所盼望的“和平”。在占领捷克全境后,奥尔布雷克特再也没被希特勒召见过。[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168页。] 而到后来更严重的是,随着双方分歧的加深,奥尔布雷克特甚至参加了反战组织,终于1944年因参与反纳粹的政变而被捕。1945年4月23日,在柏林被枪杀。[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第161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卡尔・豪斯浩弗为代表的德国地缘政治学派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历史联系事实上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紧密”。虽然它们走到了一起,也影响到了帝国以后的抉择,但这种结合终归是不完全和不彻底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相当距离”的。这种历史“联系”上的“距离特征”是我们在分析德国“地缘政治学”理论与纳粹理论的差异时首先应该注意到的。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fceb92a0595c9360ba0789ac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