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单从相貌上判断人,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仲尼弟子列传》
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原句: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翻译:他往南游历到长江,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获取、给予离弃、趋就都完美无缺,他的声誉传遍了四方诸侯。孔子听到这些事,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单从相貌上判断人,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作品简介
《仲尼弟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是孔门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本传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事,在记述之中,仍然保留了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形式。
《仲尼弟子列传》主要取材于《论语》,并参以《春秋左氏传》等古籍。文章多是三言两语,点滴事件,没有繁复的文辞,很少有严整的结构;编纂语录并无伦次,更不着眼于人物、人物描写和性格特征。太史公囊括史料,分别为传,使其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赫然鲜明,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亦清晰集中。
翻译:我单凭言辞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所以看错了宰予;单凭相貌判断,看错了子羽。这是孔子在听说子羽成名的消息后,发出的感慨。
宰予以出众的辩才而被招入孔门,但是在进门之后,却不思进取。据《史记》记载,后来宰予在齐国做了临淄大夫,因为卷入一桩叛乱事件而被灭族,孔子为此深感耻辱。子羽“状貌甚恶”,当初面试的时候,孔子认为他“材薄”,就是说子羽天生资质比较差。
但就是这位其貌不扬、资质不佳的子羽,在入孔门后,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后来子羽南游到长江一带,好名声流播于诸侯之间,弟子多达三百人。
启示:
宰予和子羽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两个人却让孔子发出了不同的感慨。对一个人的全面认识,单纯一面之识是很难下定论的,就连圣人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正确而有效的识人方法,首先应避免带有倾向性的认识,不以关系亲疏或个人喜恶为准则。
其次要看实际行动,不宜过早下结论,懂得日久见人心的道理,真相早晚会澄清。纯粹依靠外在的表象无法长久,过分炫目往往短暂,淳厚宁静更有可能致远。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f5f59e82a21112d1cb4776e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