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论》中形神相亲,表里具济的内涵与意义

中医学对于人的“形”与“神”的关系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即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是形体的机能表现。这就是说,人首先是以形体物质的形式存在而成为精神的载体,精神则赋予形体物质以生命的活力。因而,人的精神与形体是不可分离的,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就形成生命人体“形神相亲,表里俱济”的合二为一,两者相互为用、相亲相济与互为依存,共同维系着人生命体的正常心身机能与健康,形成“形”与“神”的存则俱存、伤则俱伤、损则俱损的同一关系。中医学将这二者合而为一的形神关系概括为“形神合一”或“形神一体”。意义:它告诫人们。其一,人的健康要从二个层面去看:一是形体层面,即从物质、躯体、形骸、肉体的生物学的人去看;二是精神层面,即从情志、心灵、灵魂及其情绪的心理学的人去看。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或器官的健康无病,同时精神情绪与心理素质也是正常无问题的,此即所谓的“心身健康”,否则,就不健康或“亚健康”或 “心身疾病” 其二,对人的健康与疾病来说,“形体”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即当人体不适或有病时,构成人形体内在的组织器官与外在的皮肉筋脉骨所表现出来的躯体症状,通过人的不良感受而影响自已的精神与情绪,而不良的精神与情绪反应又可加重躯体症状,如此就形成形体――精神――形体的你响我应的恶性循环。若这种恶性循环过久,人体就会从一、二种症状产生众多的症状,从某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失调而产生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失调,甚至演变为器质性病变,陷入“四面楚歌”的痛苦境地。其三,如果患者已经陷入形体――精神――形体的恶性循环中而不可自拔时,其结果可能是:对于身体已经有病的“已病”人群来说,它不仅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而且还会加重其病情;对于还末检查或诊断出具体疾病的亚健康“未病”人群来说,就有可能演变成将要发生的“欲病”;对于已感到身体不适、或有具体检测指标而将要显露的“欲病”人群来说,就可能转变成显露在外的“已病”;对于那些性格认真、体质敏感型或喜爱钻“牛角尖”的人来说,就会使他们天长日久地处于“精神”猜“形体”,“形体”吓“精神”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无病呻呤”之中。其四,就临床特征而言,尤其对于“未病”的“亚健康”与体质敏感型及其抑郁症、失眠症等患病人群来说,他们大多都有如下的三类症状:一是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惊醒、似睡非睡、多梦、磨牙、盗汗等);二是精神症状(抑郁、焦虑、恐惧、紧张、强迫、叹气等);三是躯体症状(如头身胸腹四肢的昏、胀、痛、酸、麻、软、肿、汗、燥、寒等)。这三类症状的相互影响,就形成睡眠障碍而加重躯体症状,躯体症状的剌激而加重精神症状,不良的精神情绪与躯体症状反过来又导致睡眠障碍,从而就陷入了睡眠障碍――精神症状――躯体症状的恶性循环之中,它们相互干扰与互为强化而久治不愈。这类患者因病史过长,可伴有轻重不同的多系统器官功能失调或某些器质性病变。
这是黄帝内经中阐述的核心思想。与易经中天人合一属同一哲学理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eebc7a6559b3a25130c663a9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