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四”为什么在成语中遭贬

挑三拣四,朝三暮四,丢三落四,推三阻四……你注意到了吗?这些含“三”和“四”的成语多为贬义。
细翻成语词典,发现成语里不光三和四有这个问题,三和其他任何数字只要一碰头,基本上贬义居多。如“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道问题出在“三”上?
让我们来考证“三长两短”的来历。“三长两短”之所以指灾祸,事故,是因为其出处与棺材有关。据《礼记》中记载,古时有棺木上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所以才有“三长两短”的说法。
如何解释这些语言现象?再让我们从常识中去求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很特殊的数字,它往往表示数字的极限,即已经到头了。《道德经》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到三就不往下说了,后面就是无穷大。《曹刿论战》中也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加之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成双成对,喜欢整五整十,而“三”是一个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稳定,因此传统上人们习惯拿“三”来指一些不好的事。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语就变得贬义越来越多,褒义越来越少了。
张三李四、再三再四、不三不四、挑三拣四、颠三倒四、低三下四、说三道四、三从四德、三妻四妾、丢三落四、朝三暮四、挑三豁四、三三四四、偏三向四、吼三喝四、三檐四马、察三访四、接三连四、求三拜四、没三没四、三反四覆、三求四告、推三挨四、急三火四、半三不四、三老四少、差三错四、三清四白、三番四复、巴三览四怕三怕四、再三在四、传三过四、三瓦四舍、张三吕四、三朋四友、横三竖四、三番四覆、推三拉四、欺三瞒四、推三宕四、挑三窝四、三男四女、挨三顶四、牵三扯四、缺三短四、三邻四舍、调三窝四、狂三诈四、拉三扯四、言三语四、三病四痛、疑三惑四、重三迭四、拿三撇四、倒四颠三基本上都是意思不好的成语。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ed1458180ceba5aabca18370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