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成语!谢谢


成语:亡秦三户【解释】: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成语:秦失其鹿【解释】: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成语: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成语:揭竿而起【解释】: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解释】: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成语:楚界汉河【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成语:拔赵帜易汉帜【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出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韩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投降。成语: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成语: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成语:萧规曹随【解释】: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成语:张良借箸【解释】: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成语:取而代之【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成语:以一当十【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成语:先发制人【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成语:沐猴而冠【解释】:〖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成语:胯下之辱【解释】: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
  揭竿而起jiē gān ér qǐ  成语典故: 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秦朝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长城、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阿房宫、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惨。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陈涉的,他和他的朋友吴广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陈涉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涉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涉、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这支起义军打下了陈县(河南省淮阳),陈涉被拥戴为“王”,国号叫“张楚”。  在这支起义军的带动下,各地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但是因为起义军的战线太长,号令不统一,在秦军的猛烈反击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陈涉也被叛徒杀害了。但是由他们点起的反秦烈火到处燃烧起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ecb490965a0dcead3d6373ab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